|
樓市素來不缺少吸引人眼球的新聞,但11日深夜佛山住建局發文暫緩執行當天早些時候&&的限購放寬政策這一戲劇性變化還是賺足了“人氣”,不僅迅速登上了各大主流網站的顯要位置,還成為業內外人士熱點談資,有人甚至戲稱其為“佛山無影腳”。對於目前正處於調控關鍵敏感期的樓市而言,佛山限購政策“半日游”不僅折射出地方在樓市調控中的糾結、博弈心態,更是在提醒中央相關部門和決策者要警惕地方博弈政策“綁架”樓市調控。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佛山名為《關於進一步加強我市房地産市場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實則是對四類人群放寬限購,其中,符合人才引進政策的非本市戶籍人員,購房時可不受個人所得稅證明以及社保證明的限制。此外,當地戶籍居民家庭在現行限購政策和住房套數的基礎上,允許增購一套7500元每平方米以下的住房。 此消息一出,業內一片譁然。此舉不僅與中央三令五申要求“加強限購政策”的主基調不符,更關鍵的則是對於正處於調控敏感期的樓市而言,這一舉措將産生很不好的示範效應,極易引發其他城市跟風效仿。 此前已有先例,7月中旬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房價上漲過快的二三線城市也要採取必要的限購措施”,但時至今日,與為數不多的“限購令”相比,更多的二三線城市則選擇相對寬鬆的“限價政策”。“限價令”由河北省廊坊市首推,隨後一些二三線城市開始效仿,先後有煙&、韶關、丹東等多個城市加入“限價”行列。 即使在已經&&限購政策的城市,其政策也略顯寬鬆。這些無不體現出地方政府在樓市調控中的博弈心態,對於地方政府來説,樓市成交量的萎縮直接影響了土地出讓計劃,在所有限購的城市中,土地出讓計劃被大打折扣,這令很多地方政府吃不消,尤其是對土地財政收入依賴較重的二三線城市。 據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的統計,佛山市2011年第三季度商品住宅成交9729套,同比下降24.11%,二手住宅成交4613套,同比下降51.61%,而在限購最為嚴厲的北京,三季度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同比下降幅度分別為19%和36%。佛山限購導致成交量的萎縮已經超過了一線城市。 由此也不難理解,佛山為何要&&放鬆限購政策。對於暫緩執行的原因,佛山方面的解釋是,為進一步徵詢社會各界意見,並綜合評估政策影響,決定暫緩執行。 目前樓市正處於關鍵敏感期,要警惕地方博弈政策衝擊樓市調控效果。雖然一線城市成交量在下降,房價松動跡象愈發明顯,但也應當清醒、理性地看到多數城市房地産市場仍處於量價博弈“膠着期”,“限購令”尚需時間來消化進而揮發它的強烈藥力。 棋到中局,智者為王。樓市調控進入關鍵時期,也是各方面博弈最激烈的時候,及時、果斷叫停佛山“松綁”行為,無疑將打消其他城市效仿的念頭。地方政府應審時度勢&&相關調控政策,開發商則應認清形勢放棄幻想大幅讓利促銷,相關主管部門則應把握好力度和方向,根據市場形勢變化及時進行政策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