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以更靈活策略應對匯率爭端
2011-10-12   作者:李浩(安邦諮詢研究員)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人民幣匯率問題幾乎是中美之間每年都要上演的一台大戲。今年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之時,美國也仍然沒忘記這一“傳統節目”。
  當地時間10月6日晚間,美國國會參議院宣布推遲原定於7日舉行的有關人民幣匯率法案的全院最終投票。此前,參議院程序性投票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如果法案最終獲得通過,美國政府將要求中國提升人民幣匯率;如果中方拒絕,美方將對從中國進口産品採取懲罰措施。不過,明眼人也看得明白,人民幣匯率雖然有低估的嫌疑,但絕對不是美國人所描述的那樣。法國《歐洲時報》7日刊文説,自中國貨幣改革以來,人民幣升值了30%左右,而美國同期的失業率則從7%升到了9%以上;至於美中貿易不平衡問題,就連美國業界和媒體也覺得人民幣議案發起人的説法太誇張、遠離事實。實際上,美國對華貿易額在過去10年增幅令人瞠目結舌,高達468%,遠超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額。
  美國政經人士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他們經常將人民幣匯率問題拿出來炒剩飯的原因,一般都與其國內遇到的困難有關,像經濟不振、國內不滿情緒上升等,最近“佔領華爾街”活動之所以如幹柴烈火,道理莫不如此。另外,美國兩黨之間的政治鬥爭也需要找到新的話題,老在一些小圈子裏打轉轉沒什麼意思。當然,在國際合作與協調上,美國也希望手上的牌盡量豐富一些。所以,只要人民幣沒有完全實現自由浮動,戲就得繼續演下去。
  獨角戲不是戲,每當此時,中國也會出來表明立場。央行有關人士此前就&&,當前全球不平衡問題原因眾多,中美兩國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不在於人民幣匯率,中美投資和貿易的結構不同、中美儲蓄率和消費率不同、各國在經濟全球化形成的産業鏈分工不同、國際貨幣體系的不合理等都可能是比匯率更重要的因素。不過,這個&面上的官話回應基本上沒有明顯效果,説多了反而顯得我們法子太少!
  我們認為,應對匯率爭端,中國除了正式場合予以回應,金融官員還可以在私下發表講話,主要向外界表達三個意思:
  第一,中國實際上非常歡迎美國參議院的匯率法案。因為原來中國政府就是竭力避免對市場匯率的干預,現在卻可以公開地根據美國法案來干預市場了。如此,一系列的手段自然就可正大光明地使用,像徵收大量的海關稅,提升對美出口産品的價格等等。這對於中國的財政來説可是一筆極大的資源,很多過去沒錢幹的事也能提上日程了。這樣一來,原來中國計劃只造2艘航空母艦,現在可以造4艘了。
  第二,中國要幫助美國人分析其國內的情況。如果真的強迫中國大幅升值人民幣,那麼美國人民將會破天荒地為美國政治家們的決定買單。施壓人民幣匯率理論上可增加就業,但其實誰都知道那是空頭支票,《歐洲時報》已經説得很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國絕大部分消費品價格都會起碼上漲20%,從衣服到鞋子,到孩子們的玩具,再到iPhone4,這還不算搭車漲價的。在美國老百姓收入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美國參議院是否要為此買單?如果到時候反悔,估計中國沒那麼好脾氣了。
  最後,中國應該從國際格局的角度申明利害。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當今世界的基本格局本來就是G2(美國和中國),只有不明就裏的人才會爭論G2是否成立。為什麼説世界格局是G2?因為對中國和美國來説,你的問題是我的問題,我的問題又是你的問題,這樣的兩個國家怎麼不是一對歡喜冤家,還用得着爭論嗎?問題是,如果因匯率問題讓G2崩潰,明智嗎?
  總之,對於人民幣匯率這樣一個炒得越來越沒意思的剩飯,大家都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但中國可以採用更靈活的表達方式。胡蘿蔔加大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説不定效果更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別把匯率問題當“安慰劑” 2011-10-11
匯率戰重燃 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 2011-10-10
阿根廷經濟學家警告全球匯率摩擦和貿易保護升級 2011-10-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