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來,受內外部經濟運行環境的影響,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面臨較大的困難。 作為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之一,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對保持當前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千方百計破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正成為當前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 破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首先要認清中小企業所面臨的嚴峻形勢和問題所在。 先看經濟運行的環境。對外,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放緩、全球通脹壓力持續加大、主權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等都導致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或將通過金融、貿易、投資等渠道傳導到我國。 對內,三大拉動因素總體呈趨緩走勢,能源資源和勞動力等要素價格大幅攀升。在經濟運行環境總體偏緊的情況下,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由於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消化成本空間有限。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説,金融危機時,主要問題是沒有訂單。而現在,“真正的問題在於産業鏈的低端”。 如果説金融危機時,尚可靠刺激性政策和擴張來維護中小企業經營,那麼今年這條路就走不通了,迫切需要靠轉型和升級釋放更大增長空間。 破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核心問題在於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和升級。要大力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抓住當前有利時機,開展資本運營,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實施並購重組,進行産業鏈整合,提高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各地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後勁。同時,引導企業順應産業集聚的趨勢,向産業鏈上下游延伸,推動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 破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尤為重要。 要繼續落實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的相關配套政策,擴大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的市場准入範圍,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形成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中長期預期,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着力解決融資難問題,優化信貸結構,加強資金支持,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之舉。當前應多措並舉,加快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制度創新,充分發揮好市場機制和政策支持的作用。 破解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也需要在開拓市場上下工夫。 要針對當前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市場波動較大特點,引導和幫助中小企業以顯在、潛在的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新産品、組織生産經營和技術改造,主動開拓和佔領國內外市場。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等手段,建立靈敏的市場信息分析與預測機制,協調商務、工商等部門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引導企業加強市場營銷和隊伍建設,着力在企業信譽、服務、品牌和産品創新上下工夫,制定切實可行的營銷策略,建立穩定的客戶網絡,引導消費,擴大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