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美國學者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1-10-11   作者:記者 劉一楠 斯德哥爾摩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日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和克裏斯托弗西姆斯,以表彰他們在宏觀經濟領域所作研究。
  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StaffanN orm ark)當天13時開始,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先後用瑞典語和英語宣布獲獎名單。他説,薩金特和西姆斯以實際經驗為依據,對影響宏觀經濟的因素和宏觀經濟政策效果展開研究。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日宣布,將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托馬斯薩金特和克裏斯托弗西姆斯。法新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主席佩爾克魯塞爾(Per K rusell)&&,兩名獲獎者的研究成果解答了許多有關經濟政策與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關係問題,例如提高利率或減稅將對國內生産總值和通貨膨脹産生何種影響,中央銀行調整通貨膨脹目標將産生何種後果等。
  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在聲明中説,薩金特研究出如何利用“結構性宏觀經濟計量學”( structuralm acroeconom etrics)分析經濟政策的持久影響,這種方法可應用於政府或企業隨經濟走勢變化調整自身預期和政策。
  西姆斯則以“向量自回歸”(vectorautoregression)模型為依據,研究出分析經濟狀況如何受短期經濟政策變化等因素影響的方法。例如,西姆斯等研究者運用這種方法檢驗中央銀行加息所産生影響。他們發現,加息後,通脹率通常需1年至2年才下降,但經濟增長率會在較短時間內降低,並需大約2年才能恢復到先前增長水平。
  評選委員會聲明説,儘管薩金特和西姆斯各自展開研究,但其成果形成互補。自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們的研究成果已在全球範圍內被廣泛採用,如今已成為宏觀經濟分析的必要工具。
  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經濟學教授埃娃默克(EvaM ork)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説,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利用薩金特和西姆斯的研究成果分析宏觀經濟並制定相應政策和發展預期。這種基礎分析工具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可以被廣泛應用,將對解決眼下歐洲債務危機等問題發揮重要作用。
  在諾貝爾經濟學獎評選委員會現場解讀獲獎者研究成果後,西姆斯通過現場電話連線接受了媒體採訪。他説,自己從未想過會獲得諾貝爾獎。當評選委員會致電通知他獲獎時,他收穫了一份“驚喜”。
  西姆斯&&,他的研究並非專門針對全球經濟危機或某種特定經濟狀況,但其研究成果對於找到解決全球經濟危機的方法至關重要。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獎金共計1000萬瑞典克朗,將由兩名獲獎者平分。
  有意思的是,當瑞典電視台(SVT)記者詢問西姆斯作為經濟學家,將把這筆獎金用於何種投資時,現場記者發出一片笑聲。西姆斯則回答:“我會把現金留一段時間。”
  西姆斯1942年生於美國首都華盛頓,1968年從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與銀行專業教授。薩金特1943年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同樣於1968年從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紐約大學經濟貿易專業教授。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今年揭曉的最後一個諾貝爾獎項。與其他獎項不同的是,諾貝爾經濟學獎並非按照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而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1968年創立。當時,瑞典央行為慶祝建立300周年而向諾貝爾基金會捐款,這筆款項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資金基礎。
  除和平獎外,其他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定於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

  相關鏈結

  背景資料

  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並非諾貝爾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全稱應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The Bank of Sweden Prize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其評選標準與其它獎項是相同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該銀行的300周年慶典)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裏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弗裏德曼等人均獲得過此獎。

  2000年以來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彼得戴蒙德、戴爾莫滕森、克裏斯托弗皮薩裏德斯
  這三名經濟學家憑藉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理論的進一步分析,摘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三人的理論可以解釋許多經濟現象,包括“為何在有很多職位空缺的時候,仍有眾多人失業”。三人建立的經濟模型還有助於人們理解“規章制度和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職位空缺和工資”。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威廉森、艾利諾奧斯特羅姆
  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層級組織代表着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
  奧斯特羅姆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她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上的分析”獲獎。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保羅克魯格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分析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的地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赫維奇、馬斯金、邁爾森
  這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因為他們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基礎而共同分享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埃德蒙費爾普斯
  美國經濟學家埃德蒙費爾普斯在加深人們對於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係的理解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奧曼和托馬斯謝林
  他們通過博弈理論分析增加了世人對合作與衝突的理解。他們的理論被廣泛應用在解釋社會中不同性質的衝突、貿易糾紛、價格之爭以及尋求長期合作的模式等科學領域。
  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恩格爾和克萊夫格蘭傑
  他們分別用“隨着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丹尼爾卡尼曼和弗農史密斯
  卡尼曼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史密斯則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克爾洛夫、斯彭斯、斯蒂格利茨
  喬治阿克爾洛夫、邁克爾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麥克法登和赫克曼
  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爾麥克法登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作出了傑出貢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