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人民幣成為美國債務調整的靶子
2011-10-11   作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劉振冬

  9月下旬,在香港NDF市場,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預期。為什麼在外國金融機構紛紛看空中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的背景下,美國政客仍強硬地拋出“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立項預案?
  筆者認為,這項將於11日表決的預案固然包含很多美國的政治因素,但更多是基於美國自身貿易和財政平衡的決策。如果説2003至2004年中美匯率爭執之時,中國應該採取有底線的妥協,那麼面對眼下的美國政治壓力,我們則應該選擇有原則的堅持———匯率穩定。
  這是因為,美國政客對人民幣匯率的考量早已經超出貿易層面。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於改善美國的貿易平衡、改善美國的就業益處不大。但由於中國是美國主要的債權人,而美國的債務以美元債券的形式錶現,逼迫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削減美國的債務。
  外界認為,美國這項立法旨在逼迫人民幣加速升值,以平衡美國貿易。但這一做法是否能夠達到平衡貿易的目的?這一做法的真實目的又是否單純地在於中美貿易的調整呢?
  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應該都是“否”。雖然美國貿易項目中最大的赤字來自中國,但在2010年,美國與88個國家有貿易赤字。如果説來自中國的貿易赤字是因為人民幣匯率被壓低,那麼為什麼美國與其他87個國家都産生了貿易赤字呢?答案很簡單,美國的貿易赤字是因為美國人沒有凈儲蓄,美國人花明天的錢過今天的日子,美國人用提前消費的方式透支經濟。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能否改善美國就業呢?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史劍道指出,從1991至2010年的數據看,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弱時,美國失業率較低,當人民幣兌美元走強時,美國失業率反而較高。“因此,是美國、而不是中國的政策決定了美國失業率水平。”
  更為重要的一點在於,美國的負債以美元債券的形式錶現,美元貶值的直接後果就是對債務人“變相賴賬”。此前,哈佛大學教授、IMF前首席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已經直白地解釋過:“真正的問題在於災難性的負債,它不僅涉及全球經濟,而且唯一的解決方式是通過不付款、金融壓制或通貨膨脹等手段,在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建立起財富轉移機制。”
  但美元究竟能夠對誰貶值?對歐元?恐怕不成,畢竟歐洲的形勢更亂。對日元?恐怕也不成,畢竟在20世紀80年代的調整中已經貶過一次。對加拿大、墨西哥?恐怕還不成,這兩個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一個給美國提供資源,一個給美國提供勞力。剩下的就是金磚四國這些新興市場國家了,在美國人的算盤裏恐怕只有人民幣了。
  但在這個時候人民幣是否應該升值呢?筆者認為,中國必須有原則地堅持匯率穩定。這是因為當下的中國經濟、全球經濟和2005年有巨大的差異,中國的資本項目開放程度遠遠高於2005年。2005年的全球市場中美元還不是套利貨幣,而眼下在兩輪量化寬鬆之後、QE3預期仍高的情況下,美元早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套利貨幣,如果人民幣貿然升值必然成為熱錢攻擊的主要對象。而且,在資本項目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的當下,熱錢對中國的衝擊將更加猛烈。
  在這個時候,中國應該在穩步開放資本項目的同時,加大對資本流動、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形成人民幣匯率雙邊上下波動的格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市場熱議人民幣升值三行業或受益 2011-10-10
新機製成形 境外人民幣回流通暢 2011-10-10
美迫人民幣升值損人不利己 2011-10-10
“人民幣匯率法案”必損人損己 2011-10-10
人民幣匯率差價有望收窄 2011-10-1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