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的成品油走私利從何來
2011-09-22   作者:鬱慕湛(上海,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據媒體報道,近期,成品油走私猖獗,蓋因國內外成品油價差走高,走私成品油暴利驚人。據測算,每噸走私成品油與正常貿易進口油的價差在2000元左右。每走私進口1噸柴油,走私分子能獲利700-1000元。
  所謂走私成品油與正常貿易進口油的價差在2000元左右,是由進口稅(柴油、航空煤油等為零)、增值稅、消費稅和國內外油價的差價組成的。
  通常走私是為了偷逃關稅。可是在零關稅的背景下,成品油走私顯然賺的不是關稅錢。
  那麼賺的是什麼錢呢?報道中稱,走私油與正規進口油之間存在每噸2000元左右的價差。
  價差因何而生?需要從成品油的進口渠道説起。
  撇去17%增值稅等稅費,進口成品油仍有非常大的利潤空間,走私者如果不走私,通過海關,他們仍然可以得到每噸數百元的高額利潤。這個利潤,其實也是“正常貿易進口油”的利潤。但要“正常貿易進口”,需要拿到進口的資質,直到今天,雖然已有一些民企獲得了進口資質,但實質上中國成品油進口仍掌握在少數國有油企手裏,這些國有油企還同時掌控着原油的進口渠道。這便意味着,國內很難通過正常的渠道買到“便宜油”,這也是推動“走私猖獗”的主要原因之一。
  順便説一下,針對走私者走私的港&、東南亞的便宜油,海關提醒消費者,使用走私油可能對國內汽車、輪船的發動機造成傷害,勸大家不要購買走私油。可是就在近日有報道,中國石油市場兩大巨頭對提高成品油質量的油品升級興趣不大。這樣蒼白的勸告如何能遏止對走私油的需求呢?
  此外,還需要看到,之所以進口成品油“暴利驚人”,與國內外油價差較大有關,也就是説國外的成品油要比國內的便宜很多。這種局面的出現通常被認為是成品油定價機制的問題。該定價機制運行以來,一直飽受“跟漲快跟跌慢”的質疑。現在,在國外油價大幅低於國內油價、CPI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我國仍堅持執行這個“不完美”的機制,而之前有關部門將對定價機制進行修改的表態,也在國際原油價格連續下跌中不見了進展。對國內高油價的縱容,直接為走私成品油提供了套利空間。
  因此,説到底,要徹底杜絕成品油走私,只有打破石油市場的壟斷局面,真正讓市場規律起作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成品油定價機制需進一步市場化 2011-09-02
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勢在必行 2011-08-28
民營油企欲集體上書:暫時保持成品油調價周期 2011-08-26
成品油定價背後有“玄機” 2011-08-22
改革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呼聲漸高 2011-08-22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