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的現實壓力,根子不在錢上
2011-09-21   作者:徐冰  來源:晶報
 
【字號
  國務院日前召開的常務會議上,在涉及保障性住房的方面出現了一些新表述,媒體大都敏感地予以捕捉。例如,公租房以40平方米為主,租金應略低於當地的市價,並且面向在城鎮穩定就業的外來務工人員,這幾個關鍵點就被媒體作了突出報道。
  這幾個關鍵點引起人們關注其實不難理解。它們無非明確了這樣的信息:在很多地方,公租房並不意味着就是小戶型,其租金並不低,而且,很多公租房僅僅定向供應給本地人,外來務工人員被排除在外。保障性住房究竟要保障什麼人,僅從字面上看沒有多少歧義,但一旦進入操作層面,出現的問題遠不是理想和良好初衷所能解決。保障性住房究竟要建多大面積,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可各地標準差異之大,完全讓人抓狂。就如同有200多平米的經適房,即便相對租金低於市價,絕對價格上會很低嗎?
  保障性住房要發揮什麼樣的保障作用,其實不在於名稱,而在於價格。某種意義上説,價格是確定保障人資格的第一道門檻。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公租房也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可是,有的地方其實已經這麼規定了,但實際情況中,外來務工人員也是分好多層次的。既然能以學歷決定是不是人才,引進還是不引進,同樣也可以用價格達到目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公租房以40平方米這樣的小戶型為主,絕對價格的降低有助於擴大保障人群的範圍,但深層次的用意恐怕是降低公租房的含金量,讓那些有本事冒充保障對象的人不再對公租房感興趣。
  除了上面那些媒體重點拎出來的關鍵點,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在保障性住房的資金來源、規划水平、工程質量,監管機制、建設規劃、年度任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猛一看,這些要求都是宏觀性的表述,相比媒體重點關注的那幾個關鍵點,沒有什麼特別令人興奮的地方。但仔細琢磨,就會發覺這後面幾個要求其實針對性很強。不妨這麼説吧,這些要求反映的,全部是保障性住房建設中已經明顯暴露出來的問題。
  比如資金問題,雖然各地明面上都在信誓旦旦地保證開工規模和建設進度,但保障房建設資金短缺且沒有很好的融資體制,已是眾所周知。保障性住房建設目前是一個政治性任務,但政治性最終要靠經濟基礎來實現。此次會議決定允許銀行可以向符合條件的公租房項目直接發放貸款,也可向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發放貸款,顯然預示了保障房建設對於資金的饑渴。由於保障房建設的總量以及年度工程量猛然加大,且保障房不具有顯著的盈利前景,在名稱上改頭換面、在質量上偷工減料的情況不斷出現。由此,對於會議提出要科學編制建設規劃,統籌安排年度建設任務,不搞“一刀切”,就沒什麼不好理解的。
  保障房建設的現實壓力,其實就是來自於資金方面。但無論如何説不通的在於,今年財政收入突破10萬億元基本已是唾手可得,保障房所需資金再大,只要真正地去持續投入,資金不應該成為問題。於是,所有的困境又回到原點:如何讓持續膨脹的財政收入真正向民生傾斜?
  在保障房建設上,當前是中央強壓地方。這種態勢符合中國目前的行政格局。有效、有力的推動和監管,在於對行政的監督和制約是否到位,舍此,根本無法將權錢隔離,也就難以實現向民生傾斜。保障房面臨的壓力,根子上不在錢,而在民生的力量。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希望保障房開工率陡增“實打實” 2011-09-15
前8個月保障房情況 2011-09-13
國務院擬全國推廣保障房輪候制 退出難題待解 2011-09-10
住建部:前8月全國保障房開工率86% 2011-09-09
北京城建申請7億元保障房建設貸款 2011-09-0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