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業績為何出現空心化
2011-09-16   作者:馬光遠(經濟學博士,資深並購律師)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馬光遠

    A股上市公司的2011年中報已經全部披露完畢,總的利潤差不多在一萬億元,應該説很不錯。但截至8月24日,滬深兩市有107份關於委託貸款的公告,涉及到52家上市公司,累計的貸款額超過160億元,同比增長了38%。
  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好,但好像不是依靠自己的主業來獲得的,而是通過委託理財、委託貸款等。
  為什麼上市公司熱衷委託貸款、銀行理財等産品?在今年緊縮的貨幣政策下,中小企業面臨着巨大融資需求。據筆者了解,目前民間借貸年利率在60%左右的非常多,跟銀行利率比較差別很大,所以給一些上市公司提供了套利空間,他們把銀行借到的資金拿到以後去放貸,獲得了一定的暴利。
  但這種做法也面臨着很大的風險。我們看看這些錢貸出去後用來做什麼。第一,上半年最缺錢的是中小企業,但他們獲利空間本身就非常低;第二是房地産,而房地産正在進行調控;第三個是投向礦産等。這些産業一旦進入下跌空間,就意味着信貸資金有可能會形成銀行的爛賬。所以一方面上市公司大型企業的業績非常好,但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在出現空心化。
  這種情況反映的是目前中小企業做實業的環境非常差。在“十二五”的關鍵年份,很多企業做實業賺不了錢,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警惕。如果企業把主要精力放在放貸,放在套利方面,實體經濟可能會進入一個非常困難的階段。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期待立法規範上市公司高息貸款 2011-09-19
上市公司沉迷金融游戲風險堪憂 2011-09-19
[博客]上市公司沉迷金融游戲風險堪憂 2011-09-19
上市公司再融資遭遇多重挑戰 2011-09-14
上市公司“減持預警”激增 2011-09-0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