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違法強拆需多道“防火墻”
2011-09-11   作者:新京報社論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近日,中辦、國辦轉發了監察部等四部門《關於6起強制拆遷致人傷亡案件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按照通報,連續發生違法違規強制拆遷案件,要依法追究上一級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的責任。
  幾乎在同一時段,最高法院也發布緊急通知,強調拆遷慎用強制手段,凡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當事人以自殺相威脅等極端行為,一般應停止執行或首先要確保當事人的安全。連續兩個通知,並非偶然,它體現了政府審時度勢、依法維護公民合法利益的決心。
  當前的各類違法違規強拆,主要包括兩種:一是各級地方政府和法院直接參與或組織的強制拆遷,一是各類開發商或拆遷人明目張膽違法擅自組織人員侵犯公民住宅權、財産權和人身權的行為。就後者來説,只要政府機關擺正了利益關係,不偏向違法拆遷者,那麼,完全有能力依照法律規定打擊非法拆遷者的氣焰。
  但就地方政府和法院直接參與的情形來看,原因複雜,利益羈絆不少。當前很多地方的拆遷戶採取自焚、跳樓等極端方式,主要也是對抗這類拆遷。要防止這類以執法之名行違法之實的不合理強制拆遷現象,需要建立多道“防火墻”。
  法院是當前公權強制拆遷的關鍵環節,根據法律規定,多數強制拆遷,需要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有人認為,最高法院的通知,是害怕自殺,其實這是一種片面的理解,因為該通知的內涵,是基於對多數情況下民眾採取極端方式抵制強拆具備正當理由的清醒認識。因此,對於法院系統來説,其實執行最高法院的通知,關鍵的一點是自覺依法辦事,在審查行政機關和拆遷主體的申請時,能夠嚴格依照法律規定進行審查,對那些不合理不合法的拆遷申請,敢於説“不”,甚至敢於常常説“不”。
  行政機關的判斷和審查程序,位於強制拆遷環節的前端。過去,一些行政機關之所以動不動就採取強拆,源於和拆遷人的利益關係,有的甚至直接充當拆遷人的角色。為了讓有關通知精神落到實處,各地政府應該合理調整拆遷利益關係,比如,嚴格區分公益和經營性拆遷行為、對拆遷對象的房屋財産評估在程序、實體等方面都做得更合理更照顧拆遷對象。
  防範違法違規強拆,還需要在“人”的問題上多做文章。實踐證明,多數非法強拆,都源於地方關於不正確的政績觀、法律觀。這些官員在利益或政績的誘惑下,常常不自覺地忘卻了法律的規定和民眾的合法利益。對這些官員,應當從紀律約束、事後懲戒等多方面完善機制。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那就是對於任何拆遷糾紛,都應當充分保障拆遷對象獲得司法公正救濟的權利。在這個方面,如果法院系統能夠適當調整機制,以諸如提級審理、指定異地審理等方式,對拆遷糾紛進行合理監督和依法裁決,也是避免地方法院被地方拆遷利益綁架的良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國土部急令嚴查強徵強拆 2011-05-16
行政強拆改司法強拆就一定能進步嗎 2011-05-10
司法強拆為何阻擋不了自焚 2011-04-25
國土資源部:切實維護農民權益 不得擅自強拆 2011-04-17
歐盟新規要強拆能源巨頭 2011-03-0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