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産商為何能死扛硬撐
2011-09-06   作者:尹中立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2010年以來,我國的房地産調控進入了一個怪圈:政策密集&&,政策力度也越來越大,甚至動用了“限購”、“約談”、“監察”等非常規手段讓“地方政府對房價上漲負責”,但市場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從全國總體看,房價僅僅在2010年4月份“國十條”房地産調控政策(被稱之為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後出現連續三個月的下跌,而後房價一直是上漲的。即使是嚴格實行限購的北京、上海等城市,住房交易量出現了大幅度的萎縮,但價格依然很堅挺。
  經過幾輪市場與政策的博弈,市場已經看穿了政府的政策底線:“保增長”比“穩定住房價格”重要。既然政策的底線是“保增長”,那麼,在世界經濟還沒有真正復蘇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必然還要依靠房地産投資來“保增長”。因此,市場認為:政府對房價的調控只是讓它放緩上漲的速度,絕對不敢讓房價下跌;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政策不會持續時間太長。這就是市場對2010年房地産調控的預期。房地産開發商不願意降價銷售已經建好的房子,資金緊張的開發商寧願高價從市場拆借資金來維持資金周轉也不願意降價銷售。
  2010年以來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及其市場反應基本上可以作證筆者的上述推論。2010年初至2011年上半年,政府先後四次&&政策對房地産市場進行調控,核心是在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的《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國發[2010]10號,俗稱為“新國十條”)。“國十條”被稱之為史上最嚴厲的房地産調控政策,幾乎涉及了所有能夠使用的政策工具。在政策&&初期,交易量迅速下降。根據中原地産的數據,5月份北京、上海等五個城市的二手住宅交易量比3月份下降了75%左右。同時,價格也出現明顯下降。深圳、上海和北京的價格調整幅度最大,5月份之後累計最大跌幅分別為7.3%、6.3%和6.9%。從全國總體情況看,“國十條”&&後二手房價格環比連續三個月出現下跌,跌幅為最近兩年來最大。但隨後二手房價又開始出現上漲,2010年8月份環比上漲0.1%,9月環比上漲0.5%,漲幅明顯加快。説明“國十條”只是對市場産生了短期衝擊,並沒有改變市場運行的趨勢。
  儘管房地産調控力度在9月底的政策裏進一步加大,不僅將按揭貸款的條件進一步收緊,而且明顯加大了對非本地居民買房的限制。但市場反應似乎很平淡。可見,相機抉擇的調控政策難以達到預期的政策目標,然而卻會帶來較為嚴重的負面後果,最突出的表現是增大下一輪調控的成本。經歷多輪調控之後,地産商已是博弈的老手,對於政府的調控政策死扛硬撐,博的就是政策的“動態不一致性”,政府若想取得政策效果,只有在政策力度上不斷加碼,調控成本增加也就不可避免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社保基金二季度大舉介入地産金融股 2011-09-01
房地産業逾期貸款風險顯現 2011-08-31
保利地産上半年凈利增逾七成 2011-08-29
遠洋地産:上半年核心利潤升51% 2011-08-26
市場靜待限購落地 地産股不樂觀 2011-08-26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繼堅:別讓“陸地思維”毀了渤海灣[思想]鈕文新:緊縮貨幣“弊端”凸顯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