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安全不能“拿錢私了”
2011-08-31   作者:周繼堅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杭州市藥監局江幹分局對於職業打假人高敬德的假藥舉報,在歷經兩年、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卻牽線讓售假者與舉報者私了,並加蓋公章做見證。對此,藥監局江幹分局局長稱是為了妥善化解社會矛盾。
  客觀來講,在查實藥品造假事件之後,藥監部門能主動協調雙方進行協商,比起動輒踢皮球、不作為來,還算是“積極”的。表面上看,打假人獲得賠償、造假者得以了難、藥監局化解矛盾,也算是“皆大歡喜”。然而,這種“圓滿”獨獨拋開了公眾利益,漠視了被假藥危害的“沉默的大多數”,執法部門這種兩頭擺平、到此為止的姿態,值得警惕。
  首先,“拿錢私了”不該是執法部門的手段。作為藥品生産銷售的把關人,藥監部門承擔着保證公眾放心用藥、安全用藥的使命,其職責決定了藥監部門應當對假藥“零容忍”,並依法打擊制假售假行為。如今,假藥已被查實,正應該重視舉報者提供的信息,順藤摸瓜,將售假造假者一網打盡,以免假藥再禍害百姓。可江幹藥監部門放着售假造假者不去追究,反而充當起調停人的角色,讓雙方“握手言和”,無疑是為售假造假者開脫責任。
  其次,“拿錢私了”擺平舉報者,置其他假藥受害者於何地?對他們的賠償又如何體現?由於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很多患者對於什麼是假藥確實難以分辨,很多人也不可能像高敬德那樣較真,花大氣力去把造假者弄個水落石出。藥監部門“拿錢私了”的同時,也等於在説“只賠一個”,從而給造假者開了“通行證”。這必然導致假藥更加肆無忌憚地流入市場,危害廣大公眾的健康。
  再者,執法部門變“和事佬”,事後了難,透露出瀆職的信號。假藥得以在市場上流通,説明藥監部門的監管出了漏洞,既然出現漏網之魚,藥監部門就難辭其咎。牽頭讓雙方“私了”,讓舉報者“放棄一切追究藥監部門責任的權利”,反照出藥監部門的心虛氣短。況且,藥監部門甘於為售假造假者“服務”,這種偏離職責、違背常識的行為,恐怕已經超出了瀆職的範圍。
  藥品安全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絕不可馬虎了事。出了問題,更不能“拿錢私了”、息事寧人,而應該對發現的問題一查到底,絕不姑息。對藥監部門來説,藥品安全守土有責、任重道遠。如果監管止步於辦公室,工作只盯着舉報者,執法局限於拿錢辦,必然有負人民群眾的重托。
  這也在警示我們,制售假藥屢禁不絕的背後,不光是“耗子鬧得厲害”,還可能有“貓兒偷懶偷嘴”的漏洞。因此,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在保持對制假售假者高壓打擊的同時,還需要深挖背後保護傘,嚴厲打擊包庇縱容制售假藥的行為。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發改委發布通知調整部分藥品價格 9月1日起執行 2011-08-05
河北省對部分藥品設定最高零售價 2011-08-05
哈藥違規藥品廣告盤點:6年被曝十余次情何以堪 2011-07-05
葛蘭素史克藥品力百汀被查出塑化劑 已被叫停 2011-06-20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