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杭州車改動真格鼓掌
2011-08-19   作者:周繼堅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近日,隨着最後一批公車統一駛向位於錢江新城的市級機關公務用車服務中心,自2009年5月啟動的杭州市級機關公車改革終於完成。除公檢法系統和市政府三個駐外辦事處暫不實施車改外,杭州全市87個市級機關共有800輛公車參加改革,這意味着杭州所有的市管幹部不論級別高低、官職大小都不再配備公車。
  公車改革涉及一些領導幹部的切身利益,一直以來都是改革難點。然而,杭州車改力度之大、態度之堅決出乎意料,令人欣慰。近年來,公車改革在一些地方多有試點,但大部分進展緩慢、效果參差不齊,且多有反復。這反映出一些地方對公車改革的遲疑和敷衍。基於此,杭州車改的成功經驗,應當成為各地車改的示範和借鑒。
  事實上,在杭州車改啟動之初,外界對於杭州“首吃螃蟹”並不看好。不少人質疑杭州車改是作秀,更有人直指發放公車補貼是幹部的變相福利。兩年過去,杭州車改分三批順利收官,質疑的聲音也漸漸平息。可以説,杭州車改不僅用實際成效改變了公眾看法,也為評價公車改革成效提供了三個維度的思考:一是看能否有效壓縮公車開支;二是看幹部用車的特權是否得到約束;三是看能否保證行政工作效率。
  今年7月份,中央部門陸續公開的“三公”經費支出數據顯示,86家中央單位公車費總額佔“三公”經費的60%以上,表明政府機構的公車支出佔比高,支出金額龐大。所以,推動公車改革,第一個評價標準應當看能否切實壓縮公車經費,這是車改中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做到的一步。數據顯示,杭州車改之後,用車補貼比車改前公車開支下降了32%,確實是力度不小、卓有成效。
  用於公車的龐大支出之所以廣受詬病,最根本的一個原因就是公車私用。這種假公濟私的特權用車,不僅增加了政府公車的開支,也容易在領導幹部中助長攀比心理、滋生腐敗行為。推行公車改革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管好權力,防止特權。政府機關配備公車,是行政工作的需要,然而在現實中往往被異化成服務領導的需要。在公車改革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區分這“兩種需要”,不能走極端。越是強調公車改革,越是要保障正常的用車需要,使公務用車回歸服務工作的本位,服務於事而非服務於人。所以,公車配備數量多少、規格檔次如何,應該由行政工作的客觀需要來確定,而不能聽憑領導幹部的喜好。杭州車改將公車統一到公車服務中心管理,既防止了公車私用,又保障了工作需要,避免了分散管理帶來的漏洞,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當然,推動公車改革沒有現成的“完美方案”,更不可能一勞永逸。杭州車改敢於動真格的做法,讓我們看到了公車改革的曙光。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西湖三十景”明信片和“韻西湖個性化郵票”在杭州首發 2011-07-29
廈門至杭州D3212次列車遭雷擊停駛 2011-07-24
達芬奇杭州專賣店被查封 2011-07-18
杭州余杭供電局打造千年古鎮精品工程 2011-07-18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