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願“農轉非”隱含的城市化問題
2011-08-18   作者:謝昱航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浙江農林大學的一項調查表明,八成新生入學時拒絕“農轉非”,不再把戶口轉入學校。因為一旦把戶口遷到學校,即使將來能夠將戶口遷回原籍,也不再是農村戶籍。這些學生,並不限於來自經濟發達地區,很多來自欠發達農村的學生,也不再願意遷戶口。(《今日早報》8月17日)
  拒絕“農轉非”的不僅僅是農村學生,中國社科院近期一項研究顯示,八成受訪農民工不願放棄農村戶口。在重慶,調查發現,350名農民工中只有三成願意放棄農村土地以獲取城市戶口;在浙江,放棄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的人數從2004年的57.7萬降到2009年的18.9萬;在貴陽,公安局發現98.7%的農村居民不願轉為城市戶口。
  變化有些出乎人意料。農村人不想放棄農村戶口,當然是出於現實利益考慮。有農村戶口,就有農村宅基地以及承包的耕地,加上近幾年國家&&了不少惠農政策,不用再交農業稅,低收入者還能獲得一定福利,農村合作醫療、農村低保等也都具備,農村戶籍上附着的福利,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發達的農村地區,村民每年還有集體土地獲益的分紅,更讓農村戶籍有優於城市戶籍的地方。
  而一旦把戶口遷到城市,原有的土地等利益就將失去,意味着要在城市尋找生活資源。現在的中國城市,沒有一個房價不高的,在城市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住房,對很多人來説都是遙遠的夢。除了住房,各種物價都在漲,特別是來自農村的農産品。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在城市生活不容易。很多農村人不願改變戶籍,是自然的事。
  可是那些不願把戶口遷到城市的人,並不表明他們不進城,他們還是要在城市工作或不定期的生活,有些人也在城裏有固定的住所。中國的城市化照樣顯現出高速度,只是這樣的城市化,是不徹底的城市化,很多人雖然進了城,但他們並沒有真正成為城市人。那些不願遷戶口的農村學生,那些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他們很多其實只是城市的逗留者。
  儘管只是城市的逗留者,但他們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還是對城市承載力提出了要求,讓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聯合國報告顯示,中國在過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極快,超過了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從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間,共有185個中國城市跨過50萬人口門檻。
  有學者提出疑問,城市化本來是節省土地的,可是,中國的城市化,不但沒有節省耕地,反而讓耕地消失得很快。在1980年至2005年,中國經濟每增長1%,佔用農地2萬公頃左右。而日本從1965年至1984年快速發展時期,GDP每增長1%,佔用農地2500公頃左右。也就是説,中國GDP每增長1%的佔地面積是日本的8倍。這是不徹底的城市化造成的,那些進了城的農村人,卻保留着農村的土地,哪能空出土地呢?
  這種城市化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要改變這種現狀,就得消除很多人的“兩棲”狀態。當然,不能像個別地方一樣,採用強迫或欺騙的方式,讓村民放棄土地,成為“光禿禿”的城裏人,什麼生活保障也沒有。解決問題之道,還得讓人真正願意改變戶籍身份,這意味着要讓他們作為一個城市人,能在城市好好生活。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戶口農轉非要有利於民 2009-07-29
重慶被徵地農轉非人員4月1日起可申領養老金 2008-04-02
“農轉非”將成歷史名詞 2007-04-04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