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渣污染炸彈”需用政府責任拆除
2011-08-17   作者:李力言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雲南曲靖鉻渣污染事件的來龍去脈正一點點浮出水面,梳理一下卻讓人既慶幸又後怕。
  如果不是70多只山羊以身試“毒”,先後離奇死亡,當地村民可能不會對非法傾倒的鉻渣引起警覺。幸運的是,這一塊多米諾骨牌總算倒下了,隨之而來的,一方面是謠言四起、媒體報道、政府回應、組織調查、查處問責的環環演進,另一方面則是鉻渣污染事件的層層迷霧被逐漸吹去,露出了本來面目。
  如果説鉻渣污染曝光之初,諸如30多人死亡、珠江被污染等不實消息風傳,引得人心惶惶、風聲鶴唳,如同放了一個“輿論炸彈”,那麼引爆這枚“炸彈”的,卻是真實存在的“污染炸彈”。5000多噸鉻渣被非法傾倒在鄉村,3個多月無人問津;涉事企業在生産之後有17年未對鉻渣進行任何處理,廢料就在南盤江旁露天堆放,最多時達28萬多噸。鉻渣猛於虎,這是重磅炸彈,更是定時炸彈。
  如此大量的鉻渣在如此長的時間內,得不到無害化處理,對環境和民生造成巨大威脅,涉事企業固然難辭其咎,理應依法嚴懲,當地政府部門更難脫干系。
  國務院早在2005年就發出通知,要求所有歷史堆存鉻渣在“十一五”末全部實現無害化處理。時至今日,10多萬噸鉻渣仍堆積如山,當地政府顯然沒有完成任務。而此次污染事件的發生和發酵過程,又反映出相關部門對遺留鉻渣的處理有不妥,對企業不法行為的監管有漏洞,對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公開更是存在諸多失當之處。即使是在事發3個多月後,對事件的處理依然只停留在刑拘兩名運渣司機上,對涉事企業的調查,對失職、瀆職監管人員的問責全無音訊。
  不管是歷史的欠賬,還是現實的失職,都説明鉻渣“污染炸彈”之所以能深埋地下、長期存在、釋放毒害,與政府部門的責任缺失密切相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上世紀爆發的水俁病,我國近年來的陜西鳳翔鉛污染、湖南瀏陽鎘中毒、山東臨沂砷污染到此次的雲南曲靖鉻污染,都凸顯了工業化時代的重金屬污染之痛。紅紅火火的鉻鹽企業留下了數以百萬噸的鉻渣,這些“污染炸彈”,其毒害不可逆轉,其存在較為隱蔽,“破壞噸量”巨大,已經成為環境治理中的重點和難點。
  今年2月,國務院批復了《十二五重金屬污染防治規劃》,這是國務院批復的“十二五”第一個專項規劃。這樣的重視程度,既説明重金屬污染形勢之嚴峻,也彰顯了國家治理決心之堅定。但無論從哪個層面説,都需要政府部門履行責任、恪盡職守,以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態度,走出先污染、後治理的發展老路,拆除一顆顆“污染炸彈”的同時,堅決防止新的“污染炸彈”産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黃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審計出諸多問題 2011-08-08
北京打造高科技低污染“高端製造業基地” 2011-08-01
水污染事件頻發暴露多重深層次問題 2011-08-01
今日觀察文字稿-樂亭水産疑遭污染 誰之過? 2011-07-29
樂亭水産疑遭污染 誰之過? 2011-07-29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