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車私有”,豈能罰酒三杯?
2011-08-16   作者:舒聖祥(媒體人)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電網公司15日公布“公車改革”事件調查處理結果,認定安徽省電力公司存在超範圍配備公務用車及“公車私用”現象,決定給予安徽電力公司主要負責人黨紀政紀處分並降職。同時,公務自駕車輛已全部清理完畢。
  安徽電力假借“車改”之名,以“節約管理成本”的怪異邏輯,堂而皇之給全系統約300名副處級以上幹部配備公務自駕車。輿論一致認為這是一種赤裸裸的變相侵吞國有資産以權謀私行為;可是,這個事件最終給出的事件定性,卻只是超範圍配備公車以及公車私用。換言之,如果免費配公車的範圍不是那麼大,而是至少搞點形式主義的公車私用控制,那麼安徽電力的“車改”大概還應算是很成功的。
  因為,對於安徽電力所自稱的“相比聘請專職司機,幹部免費自駕公車節省管理成本”,國家電網似乎並未否認。
  既然事件定性不是以權謀私,不是侵佔國有資産,不是貪污腐敗,那麼處理起來當然與國法無關,只違紀不違法,黨紀政紀處分即可。這其實是一個老慣例了,成品油裏無辜增加了天價茅&成本,懲罰是罰酒三杯,魯廣余被降職使用;高價電裏非法添加了公車私有化成本,懲罰仍然是罰酒三杯,主要負責人被降職。雖然很多法律條款裏都寫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在現實中,“構成犯罪”似乎高到無邊,國字頭企業高管們只要是“眾樂樂”集體腐敗,絕無違法犯罪之虞。
  彼時,安徽電力公車門剛剛曝出之時,國家電網曾&&,“如發現任何違規違紀行為,將按照規定處理和糾正,並將結果公布社會。”那麼,公眾當然要問:給予主要負責人黨紀政紀處分並降職,究竟是按照什麼“規定”處理的結果?該“規定”能否全文公布,還是像故宮的《藏品管理規定》一樣屬於內部機密?此外,所謂公務自駕車輛已全部清理完畢,又是如何清理的?那些公車如今是誰在使用,購車款是否還是“全民股東”埋單?另外,媒體隨後還曝光了安徽電力為員工違規集資建房,國家電網為何沒有同步調查處理?
  罰酒三杯式的處理,名為懲罰,實則縱容。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公車費用佔六成顯17年車改成效不大 2011-07-28
公車改革必須接納公民監督 2011-07-25
公車鉅額消費折射改革拖不起 2011-07-22
[博客]公車鉅額消費折射改革拖不起 2011-07-22
公車採購“被動超標”成一大漏洞 2011-07-21
 
頻道精選:
[財智]肯德基曝炸雞油4天一換 陷食品安全N重門[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