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401K計劃”應儘早推出
2011-08-10   作者:赤擇遠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近日撰文提出,應借鑒美國“401K計劃”,加快養老金體系建設,實現養老金和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
  美國的401K計劃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是美國的一種由僱員、僱主共同繳費建立起來的完全積累式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對其在劃撥和投資環節免稅,員工退休時可採取多種方式領取。應該説,推出中國版的“401K計劃”,對資本市場的穩定性是非常有好處的,這將有助於從散戶較多的狀態向機構投資推動,形成非常重要的市場穩定力量,將促使公募基金的極大發展。
  “十二五”時期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方向就是“加快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顯著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因此,必須積極引導長期資金入市,以實現市場供求的雙向平衡。
  有研究顯示,觀察美國1984年到2008年間的數據,發現每一個普通美國人的個人養老賬戶年底的餘額,和當年道琼斯指數的相關性達到了98%,也就是説美國養老體系完全依託於本國資本市場的成長才能夠建設起來。同時,近幾十年來的美國資本市場完全是由於本國的長期資金、長期機構投資者的源源不斷流入才發展起來,兩者實現了良性互動。
  再來看看我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市場對資金的渴求,另一方面是養老金的不斷損失,因此,如果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如美國的401k計劃,實現兩者的成功對接,這是未嘗不可的。
  其實,早在2004年前後,相關政府部門的高層就曾經提到過美國的401k計劃,並引起了各方的強烈反響,其中原因就是當時的股市也處於低迷狀態。如今,六七年過去了,目前二級市場的整體狀態和2004年前後較為相似,但市場環境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市場變得成熟了,投資者變得成熟了,因此説推出“中國版401k計劃”的時機也是更加成熟了。
  但是,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是,要引導長線資金入市,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解決投資收益問題。我們看到,長期以來,二級市場的收益都是靠賺其他投資人的錢實現的,投資者的投資回報不足。在這樣的情況下,A股缺乏長線投資者,基金、私募都顯示出大散戶的操作手法,長期投資者無法從上市公司分紅中獲得很好的投資收益。
  與此同時,還需要解決分紅的問題。因為包括企業年金、養老金、社保資金在內的長期資金,他們希望追求的是穩定的長期回報,持股時間以幾年甚至十幾年計算,所以就必須通過加大分紅力度,確保這些長期資金的投資收益。
  值得欣喜的是,日前有消息稱,“盡快&&鼓勵和強制上市公司分紅的政策,將再融資條件與上市公司分紅情況結合,推動取消紅利稅,爭取形成較為健全的上市公司持續回報股東機制,這都是未來五年監管層有望&&的有力舉措。”
  鋻於此,我們可以預期,我國引導長線資金入市的工作肯定會取得很大的突破。同時,我們也期待着中國版的“401K計劃”計劃能盡快成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推中國版“401K”的條件遠未成熟 2011-08-09
推401K計劃條件成熟 2011-08-0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