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陳醋“勾兌門”是否虛驚一場
2011-08-09   作者:陳方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山西省醋産業協會副會長王建忠“自爆家醜”,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市面上的山西陳醋95%為勾兌醋,且大多添加防腐劑。在食品安全備受社會關注的當下,“勾兌”、“防腐劑”這樣的字眼在挑動公眾敏感神經之餘,也使名傳天下的山西老陳醋陷入信任危機。8月7日上午,山西醋業協會很快發表聲明:山西所産山西老陳醋、山西陳醋全部是純糧釀造,根本不存在醋精勾兌,更沒有所謂的95%為醋精勾兌一説;王建忠不負責任的言論和行為已經嚴重損害了山西省醋産業協會的聲譽,嚴重侵害了山西醋産業的健康發展。
  在王建忠“自爆家醜”和官方“嚴正聲明”之間,消費者估計更願意相信王建忠。倒不是因為王建忠的説法一定多麼權威,而是食品安全問題此起彼伏,消費者早已“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他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正當消費者寄望於王建忠的爆料能夠抖出更多醋業真相時,不想王建忠“倒戈”了。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此前媒體所報道的內容根本不是我表達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山西95%以上的醋是添加了國家允許添加的食品添加劑苯甲酸鈉。未添加防腐劑的山西老陳醋在市場上的份額也就5%左右。”(《京華時報》8月8日)
  與最初爆料時“市面上95%的山西陳醋為勾兌醋”相比,“澄清”一下子把山西陳醋“勾兌門”帶入了文字游戲中。細細研讀這場文字游戲你才發現,王建忠爆料的內容其實是,市面上95%的山西陳醋都是“勾兌”的,只不過添加的是國家允許的苯甲酸鈉,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把添加劑引申為了“冰醋酸”。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企業在生産配製醋時是不得使用工業冰醋酸的。簡單説,王建忠並沒有説山西陳醋是不安全的,只是添加了苯甲酸鈉而已,但被媒體誤讀成了“95%的山西陳醋是冰醋酸勾兌的”。
  厘清山西陳醋“勾兌門”中的頭緒真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的問題是,爆料者王建忠既然澄清是媒體誤讀了他的表述,山西醋業協會為何不追究媒體的責任,反而責令王建忠辭職呢?山西醋業協會一再聲明王建忠的言論不負責任,王建忠的“不負責任”表現在哪?恐怕在於他説出了山西陳醋中也添加了苯甲酸鈉防腐劑。
  而事實上,山西醋業協會會長曹文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山西老陳醋、山西陳醋全部都是純糧釀造的,關於這一點,山西的企業也敢打這樣的保票。媒體針對山西老陳醋的報道嚴重失實,一些説法缺乏起碼的專業常識。從山西老陳醋的釀造過程看,純糧釀造的食醋,6度以下必須適量添加防腐劑苯鉀酸鈉,否則就會在儲運過程中變質壞掉。沒有苯鉀酸鈉,就沒有釀造食醋的食品安全。
  對比王建忠的爆料與曹文傑的澄清,其實二者説的都是一回事。那麼爆料者到底如何影響山西陳醋的聲譽了?無非是他向消費者透露了更多“內幕”而已。沒有王建忠的爆料,消費者不會知道山西陳醋中也有添加劑,儘管目前按照官方和專家的有關説法,這適當的添加劑無礙食品安全。但是,即便它不會影響人體健康,消費者的知情權是必須要保障的,如果將這些“內幕”告知消費者也算影響行業聲譽的話,那只能説明生産企業對苯甲酸鈉的安全性並不信任。
  這一次“醋壇子”被打翻了,表面上看,打翻“醋壇子”的人是爆料者王建忠,是誤讀王建忠爆料的輿論,而真正打翻“醋壇子”的其實是那只“對食品安全喪失信心”的無形之手。山西陳醋“勾兌門”又為消費者上了一堂科普知識課,但願這一扇門真的只是虛驚一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走出陳醋勾兌門需切實行動 2011-08-08
山西陳醋95%勾兌? 2011-08-08
為“勾兌漩渦”中的山西老陳醋一辯 2011-08-08
山西醋産業協會副會長爆市場上95%山西陳醋是勾兌醋 2011-08-07
山西發布老陳醋質量標準方案 2010-12-27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