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熱衷“放貸”表明什麼
2011-08-05   作者:余豐慧  來源:新京報
 
【字號

 
  余豐慧

  截至7月底,在上市公司發布的對外委託貸款公告中,年利率最低為12%,最高年利率則達到21.6%。(據8月4日《中國證券報》)
  當前,中國涌現出一股歷史上都罕見的全民放貸、全民參與高利貸的狂潮。上市公司竟然也開始爭當“高利貸倒爺”。這種現象對整個經濟社會的影響嚴重程度異常之大。
  因為上市公司與商業銀行勾結成食利鏈聯盟,正在惡化整個社會的融資環境。這樣一個軌跡應該引起關注:商業銀行特別是四大國有銀行將鉅額貸款按照基準利率甚至更低利率貸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年息兩位數的高息發放委託貸款蠶食高利差。而委託貸款誰來操盤呢?上市公司委託貸款業務的受託人,大部分是工行、農行、建行等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四大行作為受託人收取委託貸款委託人一定的手續費。
  如此一來,利益鏈便清晰了:銀行貸款給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以委託貸款高息發放出去吃高息利差,銀行收取正常貸款利息和委託貸款手續費收入。各得其所,各自收益都很高。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委託貸款額增加7028億元,同比增加38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20%。
  與此同時,中國大地瀰漫的高利貸正在抬高所有行業實體的融資成本。若任由其發展下去,高利貸將毀掉中國實體經濟乃至整個經濟。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