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解困不妨走出國門試試
2011-07-28   作者:陳東海(東航國際金融公司)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目前又曝中型、小型、微型企業的倒閉潮的消息。雖然對於是否形成了倒閉之“潮”還有一些爭論,也許從數量上和比例上來看,還遠沒有到可以稱為潮的地步,但是目前中小微企業的諸多困境是確實存在的。
  在2008年前後也曾經發生了類似今天這樣的事情。但那一次後來由於全球經濟危機的爆發,信貸放水、4萬億投資等刺激政策給挽救過去的。那次信貸放水和投資的大幹快上,雖然短期內解決了經濟下滑的問題,但是造成了嚴重的包括高鐵在內的投資泡沫、通貨膨脹等負面東西,如今面臨結構調整、信貸不再擴大寬鬆等經濟和金融環境,不可能再通過信貸大擴張、投資大膨脹的方式來解決中型、小型、微型企業的困境問題,所以中小微企業走出困境要另辟蹊徑。
  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主要是融資難、匯率波動導致經濟風險增加以及“招工難”等問題。對於融資難的問題,由於體制和二元信貸環境的存在,一些中小企業想在可見的未來得到正常的、低廉的融資便利還是不可能。把融資的渠道寄託在民間信貸上,短期救急是可以的,但長期靠民間融資,無異於慢性自殺。目前發達地區的民間借貸月息有5%的,甚至有30%的,換算成年率,就是60%甚至是360%,沒有什麼中小企業可以長期承擔這樣的利率。
  至於匯率問題,基本面情況決定人民幣對美元長期來看都會處於強勢。所以把企業生存寄託在匯率逆轉上,也是不太現實的。同樣,由於中國的勞動力價格長期被有意的壓制在極其低廉的水平上,近年來雖然官方最低工資水平有所提升,但是面對物價和生活風險的不斷上升,過去的那種低廉的工資已經難以保證勞工簡單再生産的需求,因此中國勞工的工資水平未來仍然有數倍上漲的壓力。最近沿海的一些企業,即使是工資提升30%左右,也難以招收到足量的工人。按照目前沿海地區普工1500元~3000元左右的收入水平,由於面臨很大的勞動強度和很長的工作時間、較差的生活條件,所以這個工資水平已經屬於較差的。由於物價問題以及長途往返的成本,沿海許多中小企業已經對於內地的勞工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在未來的數年甚至十年內,如果不連續的大幅度的提升勞工的工資,“招工難”的問題就解決不了。
  所以説,中小企業面臨的問題在舊有框架下是難以解決的。中小企業要想走出困境,要麼在創新上開闢新天地,要麼在地域上走出新天地,其中後者,不失為一些在技術創新上沒有優勢的企業的可以嘗試的辦法。走出國門,把企業開到東南亞、南亞、非洲,甚至是歐洲、美洲、澳洲都是可以考慮的。
  目前中國産業對於東南亞和南亞、非洲已經形成了優勢,所以可以形成梯度的轉移。目前上述地區的工資水平已經明顯的低於中國,如果企業遷移到這些地區,人工成本問題自然就會緩解。雖然走出國門可能會面臨着語言和生活習慣的一些障礙,但是由於國際化和信息化的發展,這些障礙比較容易克服。即使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那些有特色的中小企業也有生存空間,如餐飲業、修理業、洗車業等等。
  至於説中小企業規模小,沒有條件走出國門的問題,這也不是絕對的。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外資、台資、港資大量進入內地,其中就不乏中小企業,現在仍然存在着一些非內資的中小企業在內地運營。如果中國的中小企業走出國門,結合當地的市場,甚至是面向國際市場,也仍然有生存之地。
  所以,既然一些中小企業面臨着生存之困,而這些困難在可見的時期內又無法解決,不妨走出國門去闖天地。歷史上華人白手走出國門去闖江湖而開闢出一片新天地的不乏其人。現在全球經濟不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都會有容納中國中小企業的機會,困難中的中小企業不妨出去一試。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科技租賃助中小企業走向春天 2011-07-28
武強縣信用聯社主動服務中小企業實現"銀企雙贏" 2011-07-26
中小企業患上周期性“緊縮症” 2011-07-25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