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不相信眼淚
2011-07-27   作者:高和榮(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那些屢教不改、唯利是圖的商家,僅靠道歉和眼淚難以消除民眾心中的疑慮,更難以抹平消費者心靈的創傷。面對眾多因食用問題奶粉而致腎結石的患兒,面對因使用問題輪胎而殘缺的家庭,消費者如何相信失信者們鎂光燈下的幾滴眼淚?
  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根基,也是一個民族、國家興旺發達的前提之一。如果失去了誠信或者信任不足,人們就會以鄰為壑、相互猜疑,企業就會坑蒙拐騙、見利忘義,國家形象也會被損害。

  誠信成“浮雲”,與我們漸行漸遠

  案例回放:
  ●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進入了我們的廚房,假冒品牌尤其是翻新後貼上名牌標籤的服裝攪亂了市場,用竹竿代替鋼筋建成的房屋成了我們的棲居之地,産於國內貼上國外標籤轉瞬變成“純進口”的傢具是我們房屋裏的奢侈品,剛剛宣布建成通車第二天旋即坍塌的公路令我們猶如行走在鋼絲繩上。
  ●“漂白蘑菇”、“俯臥撐”、“躲貓貓”、“鳳凰門”、“李剛門”等事件的發生以及網民的“解構”成了人們對某些政府部門調查結果不敢茍同的代名詞;“藥家鑫案件”反映了部分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郭美美事件”反映了民眾對一些慈善組織賬目的不信任。
  由於誠信的缺失導致整個社會的不信任成為人們茶余飯後的談資,原本嵌入中華民族精神的誠信逐漸變成一朵朵飄在天空中的“浮雲”,與我們漸行漸遠。
  如果誠信變成了“浮雲”,而失信變成了習慣甚至是“榜樣”,社會將陷入相互猜疑、人人自危之中,每個人都會不斷增加交往成本。失信者為了獲取好處就會變本加厲地繼續失信,這樣,整個社會就會處於不守信用的無限循環之中。讓失信者暴露在陽光下而且露出“廬山真面目”,他們才會自食惡果,他們建起來的財富大廈才會轟然倒下——無論他們的外表多麼光鮮,資金多麼雄厚。

  誠信不需要危機公關的眼淚

  案例回放:
  ●2011年7月10日,中央電視台披露了達芬奇天價傢具的産地、用料等都存在着造假行為。7月13日,達芬奇家居召開記者會,首度承認與國內工廠合作過,達芬奇總經理潘莊秀華淚灑現場,希望得到消費者的原諒。
  ●2008年12月31日,站在被告席上的原三鹿集團負責人落淚悔罪,&&“如果能夠換回患兒的健康,願意接受法律任何制裁”。
  ●2011年7月25日,生産製造“瘦肉精”的5名罪犯在受到審判時流下了眼淚。
  誠信不需要作秀式的道歉。作為市場主人,消費者能夠相信這種沒有提及召回産品數量、召回步驟與程序的道歉嗎?公眾能夠相信這些在媒體見面會上或者在被告席上的眼淚嗎?這些眼淚與其説是道歉懺悔的眼淚,不如説是被媒體曝光後的無賴之舉。它不是良心發現的眼淚,而是危機公關的眼淚,被人們稱為“鱷魚的眼淚”。這樣的道歉與眼淚自然無法博得民眾的同情,難以令人信服!
  誠信需要的是觀其行而不是聽其言,誠信不相信眼淚,眼淚也換不來民眾的信任。那些屢教不改、唯利是圖的商家,僅靠道歉和眼淚難以消除民眾心中的疑慮,更難以抹平消費者心靈的創傷。面對眾多因食用問題奶粉而致腎結石的患兒,面對因使用問題輪胎而殘缺的家庭,消費者如何相信失信者們鎂光燈下的幾滴眼淚?

  誠信需要良好秩序和自覺行動

 
  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揭露失信行為,更要建立一種作為公序良俗的社會誠信秩序:我們需要的不是一味地“解構”甚至“娛樂”種種昧着良心、不講信用的行為,而是要積極行動起來,建立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誠信體系。
  誠信不能僅僅依靠我們內心的道德律令,不能僅僅依靠企業的內在約束。今天,我們迫切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守信秩序,加強政府、企業以及個人等各個主體的信用制度建設,切實實行政務公開,規範政府行為,健全企業信用制度,建立個人信用評價體系。對那些不守信用行為給予責任追究及懲處,使失信及違規成本遠遠高於它的收益,讓不講信用者得到應有的懲罰而被社會淘汰,從而真正建立起一個誠信社會。
  誠信需要每一個企業的自覺行動。企業是誠信建設的主導,企業的産品與服務就是企業向消費者提供的信用證明。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形成完善的自我檢查機制、嚴格的質量監控體系以及勇於承認錯誤並及時糾正錯誤的態度,真正視信譽為生命,把消費者的要求當成企業的經營準則。反之,不講信用、缺乏誠信,遇到問題遮遮掩掩,必將受到市場的懲罰,被消費者唾棄和拋棄。
  誠信更需要每個人的積極參與,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誠信建設的主人,都有義務守護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應該努力從自身做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紮實開展誠信建設,共同防禦和抵制各種失信行為,為我們自己以及子孫後代建立一個講信修睦的社會。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歐元區7月消費者信心連續下降 2011-07-21
全球消費者信心二季度普降 跌至一年半最低水平 2011-07-18
達芬奇家居涉嫌向消費者提供虛假關單 2011-07-18
7月美國消費者信心重跌 創2年多新低 2011-07-17
中關村電子賣場威脅消費者引熱議 央視名嘴自曝被騙經歷 2011-07-15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