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兩天,“7 23”甬溫線動車追尾事故一直牽動着國人的視線。截至25日18時,事故造成39人死亡,192人受傷。 7月24日,在“7 23”事故新聞發布會上,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中國高鐵運營實踐的時間還比較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高鐵安全面臨許多挑戰,全路必須把高鐵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全面加強高鐵安全管理工作。一是迅速整改高鐵安全中存在的問題。二是提升高鐵運營安全保障水平。”他還強調:“我們仍然跟社會説一聲,中國高鐵的技術是先進的,是合格的,我們仍然有信心。” 鐵路部門的這番説明是有針對性的:一則對社會公眾極為關切的高鐵安全問題進行了表態,二則對中國高鐵當下的技術水準乃至未來的發展&&了信心。重大安全事故之後,有關部門的及時回應是很重要的。當然,權威部門透露的信心必須以對安全問題的深刻認識、反省以及改進為前提。唯有如此,公眾也才能擺脫陰影,重拾信心。 “7 23”事故之後,高鐵安全問題所引發的關注熱度是可以理解的。鐵路部門在“7 23”事故的後續處理中,必須真正將高鐵安全作為重中之重。事故反映出的一系列安全問題,需要詳實的調查來回答,需要跟進的舉措來解決,更需要有效的制度執行力來杜絕。 目前,關於事故具體原因的調查尚未出爐,但問題就擺在我們面前。無論實際調查結果怎樣,一場持久的高鐵安全保衛戰已經開始。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在日前召開的全路運輸安全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從現在開始到9月底,開展兩個月的安全生産大檢查活動,集中力量排查和整改安全生産的突出問題,迅速穩定安全生産局面;以高鐵安全和客車安全為重點,全面排查問題。這樣的大檢查、大整改,是事故之後應有的行動,也會取得相當的效果。當然,更為重要的是,鐵路部門應以此為契機,將有關安全保障的一切有效做法、制度落實為日常行動,從而産生持久的效力。 高鐵技術很先進,但越是先進,越要有先進的運營、管理和服務。保障安全是高鐵運行的基礎,也是高鐵贏得信任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高鐵的技術就是再高再好,也無法讓民眾踏上高鐵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