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真空有多少達芬奇密碼
2011-07-25   作者:吳杭民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如果不是《每週質量報告》引爆了達芬奇的“造假門”,人們至今還沉迷在這個天價“洋品牌”編造的奢侈謊言裏。這些造假者是如何走到今天?用什麼樣的盈利模式?在過去的13年中,達芬奇家居為何能逃避所有監管暢行無阻?業內人士的話或許能給我們一些提示,“達芬奇實際處於監管真空狀態”。
  要“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説上13年的謊言而不露破綻,的確是一件高難度的事情,可是,達芬奇家居卻破天荒地做到了,書寫了一段傳奇,如果沒有“神人”相助,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那麼他們要感謝誰呢?當然是那些失職瀆職的監管部門!有報道説,相關部門從未抽檢過達芬奇的産品,達芬奇實際上處於監管真空狀態。這也真是這個國度一件神奇的事情!達芬奇13載“造假門”的密碼是什麼?
  我們有些糾結的是,進口傢具的監管部門有工商、質檢、海關等,行業監管貌似十分齊全,這一道道的關口,為何就管不住進口傢具的造假?達芬奇“造假門”能夠延續13年之久,有關監督部門真是“罪不可恕”。我在想,如果這些部門能認認真真地履行下自己應盡的職責,達芬奇“造假門”恐怕老早就被戳穿了,也不會延續13年後而被“媒體曝”才令我們如夢初醒了。
  由於進口傢具監管牽扯到多個部門,每個部門實行分段監管,很容易出現監管部門各自為政的現象,貌似大家都在管、大家都能管,到最後卻誰都不管。類似的監管真空,我們已經領教得實在太多,尤其像在食品安全領域,正是因為監管的真空,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事故,令我們吃得多麼提心吊膽!監管真空背後有多少達芬奇的密碼?睜眼閉眼?養魚執法?放任自流?失職瀆職?狼狽為奸?所以,我建議,達芬奇應該敲鑼打鼓給那些監管部門各送上一面錦旗,上書四個大字:監管真空!以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情。
  達芬奇“造假門”無疑又在警示我們,加強對“監管的監管”,是維護好消費者權益的重要保障。我們不僅要嚴懲造假者,更要對監管失職動真格、出狠招,達芬奇“造假門”裏,有多少職能部門應該被追究責任而卻未被追究?監管不能永遠真空!因為,那些職能部門無疑應該是我們的權益的守護者。面對失職,如果沒有嚴厲的責任追究機制,我們就經常會周而復始地踏入監管真空的“河流”,那麼,今天是暢行無阻的達芬奇謊言,明天,就可能是另一個驚人的彌天大謊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監管層不作為 索賠尚無細則可依 2011-07-21
監管部門公布457張罰單 人保財險罰單最多 2011-07-19
銀行理財産品井噴 監管或升級 2011-07-19
央企境外投資監管細則將&& 2011-07-18
央企境外投資監管細則將&& 2011-07-1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