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直投道德風險巨大
2011-07-25   作者:沈寅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券商直投企業,並保薦企業上市,這種産生於國外的模式,主要試圖通過券商參與投資來為其他投資者提供信心。
  這種模式的背後,是西方成熟市場實行註冊制,其特點是上市門檻極低,事後監管嚴格,資金必須對擬上市企業進行仔細選擇,如果上市企業業績不好,可能隨時跌破原始股價,如果上市後造假被查,企業和券商更是會受到巨大損失。因此,這種“直投+保薦”的模式體現了風險共擔的精神,也有利於信心建立,如果企業確實有實際業績,券商獲得慧眼識珠的直投利潤也是應該的。
  為什麼,西方的“直投+保薦”模式在我國同樣推行,卻成了巨大的利益輸送渠道呢?這主要源於我國企業上市實行核準制,上市是稀缺資源,市場資金充沛,企業只要上市,價值就翻很多倍,投資者立刻可獲得巨大利益,幾乎是無風險暴利。
  通過分析不難看出,我國的“直投+保薦”存在很大問題。
  首先,在我國搞券商直投等於直接劃撥鉅額利潤給券商。
  其次,這種模式更扭曲了保薦的本意,保薦本該增加對企業業績的把關,可本該作為把關人的券商因為直投與企業成為利益捆綁體,為了讓企業上市獲取利潤,把關人反而可能成了造假的合謀者。
  而且,目前證監會對違規保薦人的處罰也過於溫柔,僅僅使用了談話、警告和撤銷資格等。
  最後,企業上市後的業績變臉更對普通投資者造成了巨大利益損害。
  淮南為橘,淮北為枳,在當前我國監管手段並不完善,違法成本過低,事後處罰不傷筋動骨的現狀下,我國推券商直投模式存在巨大道德風險,理應慎重。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上半年9券商發烏龍研報 被質疑黑色利益鏈 2011-07-21
獵頭揭秘:券商高管緣何大換班 2011-07-20
券商離職潮:棄賣投買的背後 2011-07-1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