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高檔傢具虛榮消費怪圈
2011-07-25   作者:孟群舒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近來,達芬奇傢具産地造假問題被媒體曝光,引發了傢具行業的連鎖反應。日前,有媒體調查稱:“假借洋品牌之名進行生産銷售的情況可謂遍地開花。註冊洋品牌有兩種方法,一是花費幾千元,在中國香港或其他國家或者地區註冊公司;另一種方法是委託貿易公司購買訂單,從國內直接‘出口’産品。 ”
    實際上,天價的“假洋品牌”傢具之所以能夠佔據國內高端傢具市場,某種程度上也是迎合了國人的心理頑疾。一方面,國內缺乏國際大牌傢具,一些消費者盲目崇拜進口傢具。另一方面,國人長久以來形成的虛榮心,讓一些消費者認為“人不識貨錢識貨”,貴的肯定就是好的。由於消費者本身缺乏分辨能力,再加上這兩個心理因素,居然讓“假洋品牌”如魚得水,成為興旺的産業。
    對此,長期從事硬木傢具設計和製作的鴻運齋主創人員黃棟華分析説:在高端傢具領域沒必要盲目崇洋媚外。從款式上説,中國是世界傢具的鼻祖,簡約的明式傢具和繁複的清式傢具,在藝術上一直是難以超越的巔峰。從材質上説,中式傢具多為硬木傢具,其材質多為紫檀、花梨木、酸枝木、鐵梨木等,僅木材本身在短短幾年裏就升值十幾倍;而歐美傢具多為椴木、胡桃木等白木,木質較為輕軟。從技藝上講,諸如貼金、雕刻等技藝,都是中國傳統手工藝。
    只不過,中式傢具行業也同樣飽受魚龍混雜的困擾。比如,人們習以為常的“紅木傢具”,本身就是“搗漿糊”的稱呼。據黃棟華分析,在清宮檔案以及朱家蟳等故宮文物專家的著述中,始終看不到“紅木傢具”一詞,只有“硬木傢具”的説法。據考證,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表面上看,這是因為紫檀、酸枝木、花梨木等硬木均為紅顏色,於是籠而統之地稱為“紅木”。實際上,硬木的價格差距上百倍。比如小葉紫檀目前每噸價格在100萬元以上,而花梨木中最次的非洲花梨木,每噸價格不過6000元。傢具商人將其統稱為“紅木”,也就有了弄虛作假的空間。至於傢具所用到底是什麼木材,不少商家常常語焉不詳。
    看來,“達芬奇”之亂象既與商人謀利心切有關,也與國內消費者的心理頑疾分不開。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除了政府部門對企業加強監管,還需要國人培養更高的鑒賞力和審美品位,逐步擺脫虛榮消費的怪圈,這樣,傢具消費才能回歸理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