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謀“兼職”為哪般
2011-07-14   作者:張達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近期,以小家電起家的蘇泊爾集團大舉殺入了房地産市場,而華業地産等房地産企業卻去逐礦了,恒大地産更是瘋狂砸錢玩起了足球。這些謀求“兼職”的企業表面看是“不務正業”,實際上是宏觀經濟調控背景下的一種企業戰略。
  家電企業進軍房地産市場,這在前兩年房地産市場火爆的時候很容易理解,當時可以説沒有不想搞房地産的企業。但是在“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期進入,是否為時已晚?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與製造業10%左右的微薄利潤相比,房地産市場就是一塊“肥肉”。儘管調控當下,房地産市場沒有前兩年火了,利潤不像以前那麼高了,但是仍可讓“外行人”為之心動。
  而另一方面,逐利是資本的本性,企業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必然會向高利潤行業轉移,而房地産企業逐礦也就不足為奇了,特別是房地産調控重壓下的中小房企,看到近年來礦産資源價格大幅上漲,紛紛謀求“兼職”,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同時也為分散風險。
  正如華業地産在公告中所述,“公司本次投資礦業,有利於改善房地産企業單一業務受政策影響較大的局面,在房地産政策日益緊縮的形勢下提高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有利於公司産業結構調整,符合公司的長期發展戰略。”
  的確,在這輪“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下,銀行貸款難、利息高、還本付息成本加大,中小房企受影響最大。但是他們沒有選擇在一棵樹上吊死,乾脆先幹別的賺錢去,房企逐礦已成為行業潮流。這也説明房地産企業的資金雖然遇到困難,但還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候。
  而大型房企顯然要靈活得多,一線城市賣不動房子,還可以轉移到二三線城市去賣,甚至還可以“中場休息”,去玩玩足球。剛才説到既然資本是要逐利的,這砸錢的足球市場為何也會吸引房企呢?這一方面表明大型房企仍然“不差錢”,另一方面也是為今後能賺更多的錢做一種投資。
  事實上,在樓市調控政策密集&&的上半年,大型房企的銷售業績仍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勢頭,前十大房企合計實現銷售金額3323億元,同比增幅超過八成。恒大地産更是上半年銷售額翻倍,手握現金接近300億元,這就難怪許家印可以給國腳百萬年薪,花兩個億為足球俱樂部引進外援了。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投資足球後,知道恒大這個品牌的人更多了,恒大也是想借助中國足球的輿論影響力,將恒大品牌打入民心。
  無論是“外行人”想進來,還是“內行人”謀“兼職”,都可以看出當前的房地産市場並沒有想象的那樣低迷,房地産企業的資金狀況也沒有想象的那樣糟糕,資本逐利的本性讓大家只是暫時不想在一棵樹上吊死,而選擇多元化投資戰略,這也難怪這邊房地産企業“不差錢”,而那邊保障房建設卻需要四處籌錢。
  既然房企資金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候,也就不會主動去降價,大家都在憋着勁兒扛着,賣不動先不賣。而另一邊憋了大半年的剛性需求也在壓着呢,如果看到下半年沒什麼政策變化,這些需求恐怕會先憋不住而集中爆發。去年“國十條”&&後,前三個季度市場都比較低迷,而最後一個季度突然衝了上去,導致下半年的銷售好於上半年。也許這也是房地産企業對今年下半年形勢相對樂觀,仍然撐得住,還有心思謀“兼職”的原因吧。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投資增速衝高難掩房企資金隱憂 2011-07-14
一線房企巨頭狂飆 誰在降價 2011-07-11
社區商業成房企“攬客”新賣點 2011-07-0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