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種地五年虧本”不是笑柄
2011-07-14   作者:耿銀平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新京報》報道,日本一家企業在山東萊陽租地1500多畝,種地、養牛。他們瞄準的是中國高端市場,主打高品質農産品。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認為,農業最終還將回歸到他們的路徑,依靠化肥、農藥的種地模式是短視行為。日本企業朝日綠源公司至今仍未贏利。
  日本人的做法錯了嗎?單説“牛産牛糞,改善土質,産出無公害農作物,農作物喂食奶牛,再産出高品質牛奶”的循環模式,不將土地當做索取對象,尊重土地的休養生息,關注其原生態發展指數,足夠令人敬仰。
  筆者更佩服他們心平氣和的生産觀,寧願用10年時間打造一個生産品牌,不求回報,寧願虧本投入維護這個品牌。因為有充分的時間作保證,這種品牌一旦鑄成,絕對是消費者心中的“金牌”。
  然而,這種優秀做法卻成了我們一些人的笑柄,認為這是“落伍做法”。現在多是科技種田:耕地有拖拉機,除草有除草劑,施肥有化肥磷肥氮肥和尿素,有害蟲了噴灑各種農藥,如果想種反季節蔬菜,還可以噴灑各種添加劑,比如膨大劑、坐果靈,讓農産品、蔬菜,顏色好看,好賣。産量也得到巨大提升。然而,由於缺乏對土地的呵護以及對食品安全的敬畏,土壤結構不斷受到破壞,種植出來的作物,不好吃。
  這些年,借助科技翅膀,現代農業、製造業等得到迅猛發展,太注重“快”和立竿見影,養成了“科技依賴症”。有些添加劑的使用缺乏穩定性操作標準,超出了安全承載量。再加上使用人利欲熏心、急功近利“科技種田”也帶來了負面危害,比如毒牛奶、毒韭菜等,甚至“膨大劑西瓜”長得自己爆裂……造成不少食品安全事故,農産品品質和公信力大大降低。
  於是,“下鄉種田”、“雇人養奶牛”成了都市時尚,這一方面是對不安全生活的逃避,深層更有對安全農業和生態農業的嚮往。日本人拾起了這個被國人讓掉的消費市場,打造原汁原味的“無公害農業”,不乏積極的補缺意義。
  筆者以為,對於日本人的做法,我們不該笑笑了之,而應認真反思,尋找其中的積極意義。在群眾生活水平、生活質量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們的農業安全、製造業安全,最應該學習的就是這種安全農業觀和生態敬畏感。在保證糧食産量的基礎上,注重將發展農業質量和品質,放到重要位置,大力推廣這種綠色農業。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迎接日企對華投資“第四次浪潮” 2011-05-25
日企高管“曬”薪酬 2010-06-18
日企聯手開拓中美環保市場 2009-09-30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觀點擂&:奢侈品,降稅的糾結[思想]破解"兩難"選擇成為宏觀政策着眼點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