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用腳投票能逼出乳品高標準嗎
2011-07-05   作者:彭海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字號
  在專家們還在爭論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是否門檻太低,中國牛奶還能不能喝的時候,洋奶粉品牌們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漲價廣州多家商場均向記者&&,雅培、惠氏均已開始漲價,幅度達到10%左右。有部分商場的多美滋、美素等品牌的奶粉也跟着漲。但是,即使洋奶粉漲價,很多消費者也不願意轉向國內奶粉。(7月4日《廣州日報》)
  洋奶粉價格漲幅不可謂不高,不過這並未將消費者推向國産奶粉品牌。在高昂價格的洋奶粉和價格較低但行業標準更低的國産奶粉之間,媽媽們不難做出抉擇沒有人願意拿孩子的健康做賭注。
  這怪不得別人,如果需要為消費者“偏執”地選擇洋奶粉而拋棄國內奶粉找個理由的話,那也只能説國內生産乳製品的廠家們不爭氣,甚至是整個行業都在自毀長城。3年前,“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讓中國乳製品行業蒙羞,將眾多國內一線品牌拉下馬。同時,讓國人産生疑問:我們還能相信國産奶粉嗎?
  如果説“三聚氰胺事件”是因為個別大企業在追求利潤的時候有意無意犧牲掉消費者利益的話,那麼,最近鬧得沸沸颺颺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之爭,恐怕就會令消費者普遍對“整個行業”開始産生質疑:中國的牛奶還能喝嗎?如果説三聚氰胺奶粉是不達標,現在連最新乳製品標準是否可信都成了問題。因為有媒體已經報道説,這個“全球最低最差”的奶業標準,被大企業“綁架”了。有專家用“國情”這個萬能的擋箭牌為“世界最低最差”的乳製品標準開脫,但他們忽略了消費者有用更高的價格購買放心安全産品的權利。在筆者看來,不管奶粉來自國外還是國內,誰把消費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誰就更符合國情。
  現在,在國內一些乳製品企業不能自律上進的同時,國內行業標準卻同時自降門檻,無異於將消費者推到洋奶粉的懷抱。失去消費者信心的國産奶粉將在市場中失去定價權,然後失去市場。在國外品牌漲價如潮的時候,報道稱“國産奶粉已經很久沒有傳出漲價的消息了”,還有報道説“洋奶粉”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已超55%,最近連液態奶進口的貨櫃都在增加了。
  國産奶粉敗相已呈,在與國外品牌競爭中不但在失去定價權,其市場份額也在逐步縮水。然而,這怪不得別人,更不能指責消費者不購買國産奶粉,國內乳製品行業正在為此前的自我放縱而埋單。不愛護自己的民族、不把消費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國産奶粉,終將被自己的民族拋棄。等到國內乳製品行業發現有被市場淘汰的危機時,他們或許會想辦法提高産品質量,相關協會或許會提高目前這個“世界最低最差”的乳製品安全標準,但是,還來得及嗎?重塑一個品牌的聲譽,需要付出我們無法想象的艱辛,更何況是要重塑一個行業的聲譽?
  希望消費者目前對國産奶粉的用腳投票,能讓國內乳製品企業和乳製品協會覺醒,從企業自律做起,從提高標準做起,從能挽回消費者信心的點點滴滴做起。否則,價格再低也沒有人買的國産奶粉,只有死路一條。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代表委員“支招”國産乳品質量安全 2011-03-04
感謝熊貓乳品提醒食品安全監管堪憂 2010-01-05
娃哈哈存款超百億 宗慶後搶灘乳品市場 2009-03-06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