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調整之後,相關政策應聯動
2011-07-05   作者:崔濱  來源:齊魯晚報
 
【字號
  個稅起徵點提高到3500元之後,數千萬納稅人受益,讓人始料不及的是,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因此“受傷”。由於個稅起徵點上調後,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各地的房地産限購政策,一些既無法出具個稅繳納證明,又沒有加入社保的外地戶籍購房者,將面對一個欲購房而不能的現狀。
  據相關報道,9月1日起,月收入在3500元以下免繳個人所得稅的新個稅標准將正式施行,而馬上就要圓自己買房夢的小趙,卻為此發了愁。由於目前實施的房地産限購政策,均要求外地戶籍購房者提供個稅繳納證明或社保證明。而戶籍在萊蕪、工作在煙&的小趙,恰好所在單位無法提供社保證明,自己的收入又達不到個稅徵收的標準,無法出具繳稅證明。為之奮鬥多年的買房安居願望,很可能因為沒有納稅證明而變成泡影。
  眼下,這種個稅起徵點提高與限購政策相衝突的問題,在很多城市都製造了政策難以銜接的尷尬。除了實行房地産限購政策的城市,即便擁有北京戶籍的市民,如果無法提供5年以上的個稅繳納證明,就連買車掛牌上路,都無法實現。
  看上去,好像是尊重民意、讓利於民的減稅政策誤傷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體的利益,其實這並非個稅調整的失誤,而是與之相關聯的一些政策沒有與之聯動,表現出了滯後和呆板。由此,拉開了一個政策的空當,讓一些人進退不得。
  其實,不論是對買房還是買車進行限購,其本意均在於抑制盲目的消費和不合理的炒作,讓資源的分配回歸公平和均衡。由此出發,對於購房或者買房消費需求的衡量,應該有一套全面的評判方法。例如住房限購政策,就以家庭名下房産數量作為能夠繼續買房的重要標準。
  在這些評判標準中,能否提供個人所得稅的繳納證明,只是用來甄別是否為本地常住居民的標準之一,其重要性尚不足以達到“一票否決”。另外,即便要以納稅來證明,無論是否繳納個稅,所有的消費者其實都已在日常消費中,向本地稅務部門繳納了消費稅、增值稅等沒有明示的稅種。同是納稅人,都在繳稅,又為何一定要以個稅證明作為進入市場的門票?
  但在相關部門看來,由於個人所得稅覆蓋面廣、涵蓋信息內容豐富、操作執行度高,對於想要以限購政策提高消費“門檻”的有關部門來説,是最好的審查個人資信情況的證明之一。
  要知道,對諸如購房條件這樣的重大政策,關乎千家萬戶的利益,相關部門在政策制定中,不應只考慮自己執行的便利,而忽視市民操作的難度。既然此次個稅起徵點的修訂充分尊重了民意,今後在執行與之相關的限購政策時,能否也多傾聽群眾的聲音,制定出既有實效又不給群眾增添麻煩的政策,比如房管部門在外地戶籍市民購房認定中,能否採信當地企業提供的工作期限和收入證明;私營企業主買房時,能否以營業執照和工商註冊信息作為證明?
  個稅起徵點的提高,是讓利於民的好事,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在相關政策上做出調整,不能讓公眾承擔政策相衝突的後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個稅起徵點影響買車是現實版黑色幽默 2011-07-05
多從民生角度尋找個稅證明替代品 2011-07-05
起徵點提高載不動個稅積弊之舟 2011-07-04
個稅起徵點提高,限購政策當修改 2011-07-04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