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稅制:改革要有進度時間表
2011-06-29   作者:喻辛(學者)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經過全民討論與徵求意見後,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於6月27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二次審議。
  個稅稅率第一級由一審稿規定的5%下降到3%,這意味着,月薪4500元的勞動者,個稅稅率為3%,大約40%到50%的工薪階層將每月受益30元左右。但作為“培育納稅人意識”觀點的延伸,多達過半的民間反對意見沒有被採納,3000元的個稅起徵點沒有改變。
  這個結果,既令不少人失望,也在情理之中。
  個稅起徵點不是個稅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環,在貨幣購買力持續貶值的背景下,確保民眾的生活水準,最好的辦法是將起徵點與CPI挂鉤,一勞永逸地解決個稅起徵點難題。
  而要確保公民生活質量不下降,更重要的是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模式。
  我國當前的個人所得稅分類有11種,繁雜、效率低、徵稅成本高,所謂綜合與分類相結合,即合併同類項,將工資與勞務報酬合併,使個人所得稅清晰易操作。實行綜合稅制,還包括以家庭為單位徵稅,更加公平地體現家庭經濟負擔。
  這些轉變都需要穩步推進,最重要的是建立相對準確的個稅申報系統,以及全面的個人徵信體系。有一些工作當前就可以着手,如在發放身份證的同時發放納稅人永久稅號,其次,所有的交易推行非現金結算。
  而一些障礙屬於行政體制障礙與信用障礙,則需要逐步提出解決方案。如財政、稅務、國庫和銀行能否摒棄本部門的利益,在現有的網絡上聯網升級?實行家庭綜合稅制後,信用度必然比目前更難掌握,該如何解決普遍的失信問題?比如,公務員能否帶頭,真實申報自己的所有收入?
  “逐步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徵管機制。”這是“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的改革目標,也可以看成是對民眾的承諾。也就是説,要推行綜合所得稅制改革,只有四年多了。這麼短的時間,還有很多事要做,那就應每年有一個進度的安排,而不能原地踏步,或者把改革都推到最後一年,然後再“趕工期”。
  不會有人奢望一步走到成熟的綜合稅制,但應有一個明確的改革進度時間表,如此才能給公眾穩定的預期。否則,把所有問題都積累到五年規劃期的最後,改革的成效很可能不容樂觀。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個稅制度應成再分配關鍵一環 2011-04-21
賈康:深化省以下分稅制改革 2011-01-17
個稅改革應廢除累進稅制 2010-11-24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