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設提速釋放哪些信號
2011-06-28   作者:王瑞霞  來源:證券時報
 
【字號
  隨着融資渠道的拓寬,保障性住房建設正走向柳暗花明。發改委日前明確投融資&&發行企業債優先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而此前財政部代發504億地方政府債券,主要用途亦指向保障性住房。與此同時,如何通過信託、中期票據等融資方式將社會資金引入保障性住房,各種探索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由於地方政府動能不足及融資不暢,保障性住房建設進程上半年不容樂觀,開工率不到三成。有鋻於此,住建部日前明令今年11月底前,全國1000萬套保障房必須全面開工。根據住建部的估算,完成1000萬套保障性住房建設目標所需資金至少1.3萬億元。下半年各路資金陸續“開渠放水”,保障性住房建設有望放量,迎來春天。
  保障性住房建設提速,對於紓解當前經濟困局、平抑房價、改善民生都有着積極的意義。具體體現如下:
  首先,有利於刺激經濟增長,減少經濟硬着陸的風險。今年1~5月,在消費和出口略顯疲態之時,投資一枝獨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力。投資高增長又主要得益於房地産投資的高位運行。然而房地産投資能否保持強勁勢頭卻是一個問號,因為隨着樓市調控的影響逐漸顯現,開發商對後市持謹慎態度,商品房投資可能後繼乏力。而保障性住房的發力有助於彌補投資下行缺口,成為三、四季度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其次,有利於破解貨幣政策是否轉向難題。今年以來,物價高企與經濟減速並行,貨幣政策是否放鬆引發諸多爭議。而以保障性住房為突破口,憑藉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力度拉動經濟增長,可以收一箭雙雕之效:既有助於穩定物價,為貨幣政策調控留下空間,又可為經濟增長注入活力,防止經濟硬着陸。 此外,有助於改善民生,提振消費,並通過增加樓市供給平抑房價。保障性住房重在解決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難,減少其住房支出,這將有助於擴大中低收入人群其他方面的消費願望,間接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
  保障性住房提速雖然釋放上述諸多積極信號,但保障性住房畢竟屬於政府主導投資項目,這也再次説明,我國仍未走出依靠政府投資“突圍”的老路,經濟轉型雖然啟程卻任重道遠。
  近年來,每逢我國遭遇金融、經濟危機,政府都會果斷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憑藉政府主導型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抑制經濟過快下滑。但是這種增長模式也伴生着各種問題,如內需結構不合理,即消費在內需中的比重難以提高;受周期性産能過剩的影響,內需持續增長難以保證,投資效率屢受質疑;財政投資規模過大,對私人投資産生擠出效應等等。
  實際上,舊有增長模式的弊端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國家領導人近來多次強調,要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充分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在更高起點上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日前商務部也&&要引導外資進入戰略新興産業。
  話説回來,由於保障性住房等拉動經濟增長的力量仍強勁,至少我國GDP不會太快下滑。所以與其過分在乎經濟增速一時之漲落,莫如更多地關注經濟減速過程中,戰略新興産業如何興起、如何布局,如何在經濟增長中顯山露水。當然還有那些中小企業,應關注他們在經歷了種種陣痛之後,是否搭上了轉型的順風車,是否找到了新的出路,煥發出新的生機。一言以蔽之,轉型才是我國經濟良性增長的根本出路。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馬明哲:利用保險資金支持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 2011-03-03
保障性住房不能“打貧濟富” 2010-11-1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謝國忠:軟着陸可能成為陷阱[思想]張立偉:中國奶業沒有“消費者主權”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