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補貼的恰當之道
2011-06-20   作者:劉文曼(斯德哥爾摩國際環境研究所研究員)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一位發言人前不久稱,美國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投訴,要求中國停止補貼風力發電設備。據報道,中國方面已同意停止對使用國産而非進口部件的風電企業提供補貼。
  全球性政策機構“21世紀可再生能源政策網絡”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在2009年的風電裝機容量為137.5億瓦特,位居該年風電裝機容量世界首位,這也是歷年來世界單年風電裝機容量的最高紀錄。截至2009年年底,中國總風電裝機容量累計為258億瓦特,名列世界第二。排行第一的是美國,累計總風電裝機容量為351億瓦特。
  而世界前十市場佔有量的風電渦輪機生産廠家,有四家來自中國。事實上,這四家中國風電渦輪機生産廠家的生産量加起來,已佔據世界市場份額的31.5%。這意味着,中國風電渦輪機生産能力已位居世界首位。而在2007年,也就是2008年財政部&&《風力發電設備産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補貼風電設備之前,沒有任何一家中國風電渦輪機生産廠家的市場佔有量能夠擠進世界前十。
  政府採取措施補貼可再生能源,擴大可再生能源市場份額,本應是好事。為何會被其他國家起訴為“非法”呢?
  政府直接補貼生産設備,比方説風電渦輪機,的確能降低中國製造風電渦輪機的市場價格,並進一步擴大中國製造風電渦輪機的國內外市場佔有率。可風電渦輪機的製造成本,並沒有實際降低,風電渦輪機的能效也不會因此提高。整個風電製造行業也不會因為這份製造補貼,産生降低成本和提高能效的動力。
  相反,因為有政府資金撐腰,“以本傷人”,反而可能造成的局面是原本成本偏高、能效相對較低的風電設備,由於價格優勢,快速佔據市場份額。而一些實際上成本較低而能效較高的風電設備,由於失去市場份額,盈利下降,最終倒閉。補貼設備,並不利於降低實際成本和提高能效。實際上,補貼設備的獲利方是並不見得在技術上先進的設備生産廠家和稅收增收的政府。
  而補貼行業,比方説,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不單可以讓“可再生能源”有能力與具有先天優勢的“傳統能源”競爭供電市場,激勵更多投資資金流向從設備生産到實際供電的整個可再生能源行業。同時,可再生能源行業內的競爭,是立足於降低生産成本和提高能效的良性競爭,而不是價格戰的惡性競爭。如此操作,帶來的結果是成本低、能效高的企業最終佔據市場份額。而獲利方最終將是技術上先進的設備生産廠家、運行商和營銷商,以及,享受更清潔更可持續(在未來有可能價格更低)能源結構的能源消費者。
  政府自應鼓勵本國企業沉心鑽研技術,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以技術自強。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第二輪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規模或翻番 2011-06-16
我國風電産業進入事故高發期 2011-06-13
風電千萬別走煤電老路 2011-05-24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