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法制日報》報道,到2008年,全國範圍內社保基金滾存結餘已從2000年的1224億元迅速擴大到1.41萬億元。如此龐大的資金是老百姓的養命錢、救命錢,投向何處卻是個謎…… 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呼籲下,社保基金的透明度總體上有了一定提高。從調查結果看,社保基金的收入總額、支出總額和餘額的信息,31個省(區、市)均完全公開,但涉及到資産總額、負債總額、期末凈資産以及年度凈資産變動額的信息,有關基金收入明細、支出明細、資産明細以及負債明細信息,透明度則較低。特別是老百姓最關心的社保基金投資情況,31個省(區、市)中居然只有三個省完全公開信息,且信息披露不充分。這説明,社保基金在信息公開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社保基金涉及到群眾的養老、醫療等各項基本保障,關乎百姓切身利益,被稱為群眾的養老錢和保命錢。社保基金結餘投向直接關係到社保基金的安全和收益,社會和公眾對此十分關注。2006年上海社保大案發生之後,中央雖三令五申,但是社保大案仍然不時發生,社保資金不納入專戶管理、擠佔挪用等問題仍頻頻見諸於各地審計公告中,且違紀違規問題資金數額巨大,動輒幾千萬、上億。特別是屢屢發生的鉅額社保金被挪用於一些投資領域,導致血本無歸的事件讓人們記憶深刻。如上海社保資金被挪用大案,廣州市8.9億養老金被挪用12年至今僅追回一億。 縱觀眾多社保基金被貪污、挪用的腐敗案件不難發現,信息不公開、運作不透明,有效監管特別社會監管的缺失,社保基金的管理、使用和結餘投向一直處於暗箱操作狀態,是滋生社保基金腐敗、引發社保基金犯罪的重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推動社保基金結餘投向信息的公開,增加社保基金的透明度,不僅是滿足社會公眾知情權的客觀需要,更有利於加強社保基金的社會監督,有助於防止發生社保基金被貪污、挪用等犯罪,可謂有百利而無一害。 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建立社保基金信息定期公開制度,每季度向社會公布社保基金結餘投向等信息,變暗箱操作為陽光作業。在此基礎上,加強對社保基金的社會化監管,定期對基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的監督檢查。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對社保基金的有效監管,才能確保社保基金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