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卡實名制:拳頭打在棉花上
2011-06-13   作者:吳半畝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轉發了人民銀行、監察部、財政部、商務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預防腐敗局等七部門《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可是不少媒體記者實地調查卻發現,目前《意見》的執行很難真正到位。
  鋻於購物卡方便企業和個人避稅、有利於不法分子洗錢等種種弊端,有不少人建議,既然管不了,那就乾脆取消購物卡。但是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的態度。購物卡並非一無是處,不能將其“一棒子打死”。
  購物卡之弊,早已有之。根據稅法規定,只有法定的、合理的費用才能在稅前扣除,否則就應該按照25%的法定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從單位取得的福利,無論是不是貨幣形式,都應折算為貨幣併入當月工資薪金繳納個稅。比如,一些企事業單位往往會在節假日給客戶或員工發放購物卡,但並沒有按照稅法的規定進行稅務處理。按照稅法規定,如果這些購物卡是贈送給客戶的,那麼購物卡支出屬於業務招待費性質,應該按照實際支出額的60%據實扣除;如果是發給員工作為福利的,單位應該履行代扣代繳義務,將購物卡所含金額併入每個員工當月的工資、薪金所得,代扣代繳其個人所得稅。
  但是,現在這樣規範操作的企業很少。不少企業在購買購物卡後開具發票時,都將贈送給客戶的購物卡支出開為“辦公費用”,以實現全額稅前扣除,這樣,相應的企業所得稅就規避了;將發給員工的購物卡支出,開具為“職工福利費”或者“會議費”,員工的個稅也跟着規避了。而那些收到卡但並不想用購物卡的人,往往又會以較低的價格將卡賣給倒卡者。倒卡者再將卡倒賣出去。在這個環節,倒卡者和接着獲得卡的人,又可以逃避繳納個稅或企業所得稅。
  然而這些並不是購物卡本身的問題,而是監管出了問題。據了解,在歐美,購物卡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但沒有滋生出這麼多社會問題。因為這些國家都已形成了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對預付式證票的發行主體、使用方法、監督管理等環節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規範。
  那麼為何購物卡在中國會出現這麼多的問題?這是因為監管部門往往採取一種“堵”的思路,見一個窟窿補一個窟窿,沒有從整體上考慮購物卡等各種有價卡、證、券的監管問題。從手段上看,“實名制”這個抓手沒有牢牢抓好,既留下了一定的“操作空間”,又沒有明確的違規處罰措施,“實名制”這個拳頭看起來氣勢洶洶,結果卻打在了棉花上。
  有人説,既然購物卡管不了,那就乾脆取消吧。筆者認為,這是一種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人得了急性闌尾炎可以割掉闌尾,但人得了腳氣還得剁了腳嗎?決定要不要取消購物卡,不是能不能管好它,而是看它有沒有用。實際上,購物卡還是發揮着積極作用的,至少能方便很多老百姓的生活,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廣大消費者的電子消費習慣。因此,監管部門應該拿出治理“酒駕”的決心,堅決打擊各種圍繞購物卡進行的違法、違規行為;同時,還應該拿出大禹治水的智慧,積極採取疏導的辦法,鼓勵廣大消費者合法用卡、文明用卡。另外,還要牢牢抓住“實名制”這個抓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加大監管和違規懲處力度,讓所有用卡人在陽光下消費,讓躲避在陰暗處的不法分子付出應有的代價。
  等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青睞包括刷銀行卡、信用卡、購物卡等電子支付方式時,不僅現在的很多監管難題可以迎刃而解,還意味着,我國電子消費時代的真正到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購物卡助長腐敗 將實名登記 2011-05-25
國務院:購物卡等助長腐敗 將實行實名登記 2011-05-25
反腐僅是“收緊”購物卡的噱頭 2011-04-26
卡不住的購物卡難治腐敗 2011-04-25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