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反思的何止“帶毒”的哈藥
2011-06-10   作者:畢曉哲  來源:武漢晚報
 
【字號
  近日哈藥集團排污問題被曝光,該集團年廣告預算超過5億元,而環保預算僅為1960萬元。(6月9日北京日報)
  作為國內知名藥企,投重金做廣告,卻吝於花錢保護環境,漠視當地公眾健康,這是必須嚴厲譴責和大力查處的不良行為。
  這樣的生産模式應該反思,某種意義上,哈藥每年投入到廣告費用上的5億鉅資從哪來?不就是出在賣藥的利潤嗎。在無視環境保護和重大污染的情況下,哈藥掙的越多、破壞環境越嚴重,其因大肆
  做廣告而産生的效益,實際上就是“帶毒、帶血”的了,就和被人痛斥的“帶血的煤”、“帶血的GDP”那樣令人不安。
  就此,哈藥需要徹底反思。然而,要反思的又豈止是一個哈藥?據有關專家介紹,“哈藥總廠的主要産品還是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還有一些原料藥中間體等,這些都是屬於比較高污染高耗能的産品類型。”由於環保和成本壓縮的考慮,不少發達國家逐步將其原料藥生産向印度和中國轉移。“近兩年,就連印度
  也開始將他們的原料藥業務轉包給中國來做。”主要問題在此了。就連不太發達的印度都意識到低層次産品給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高污染企業”為何還有如此的發展空間,甚至成為名牌企業?
  我們正處於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西方發達國家也曾走過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國內大量的“哈藥們”目前走的正是“為了掙錢卻不治污”的路子,實該引起重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拿環境換錢的“哈藥模式” 2011-06-10
哈藥股份陷污染門 面臨四項鉅額費用支出 2011-06-09
哈藥拿污染與政府討價,是何邏輯 2011-06-09
哈藥集團稱無力治污 廣告投入是環保27倍 2011-06-08
 
頻道精選:
[財智]中國概念股造假危機不斷 在美遇寒流[財智]忽悠不斷 黑幕頻現,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