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稅試點成敗得失需科學評估
2011-05-25   作者:晏揚  來源:齊魯晚報
 
【字號
  今年1月底,重慶、上海兩地試行開徵房産稅,截至4月底,重慶市房産稅收入70余萬元,上海房産稅入庫稅款為100萬元左右。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就此&&,房産稅試點的意義在於探索合適的稅制和可行的徵稅機制,按試點城市的方案來看,房産稅收得越少説明試點越成功。他同時&&,房産稅全面開徵的難度很大。(5月24日《京華時報》)
  “房産稅收得越少説明試點越成功”,這話讓人有點發蒙。房産稅收得少,既可説明兩個試點城市近期大房子、高價房賣得少,也可能是房産稅徵收範圍小、稅率較低導致的。實際上,開徵房産稅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抑制房價,二是增加政府稅收,這是判斷房産稅試點成功與否的兩個關鍵標準。從目前情況看,房産稅既沒能抑制兩個試點城市的房價,也沒有為當地政府增加多少稅收,更沒能讓地方政府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如此,何談房産稅“試點成功”呢?
  眾所周知,房産稅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稅種,爭論的焦點除了開徵房産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要不要遵循“稅收法定”原則之外,更多的爭論集中於房産稅能不能抑制房價。儘管爭議很大,但有關部門還是力排眾議批准重慶、上海試點開徵——好吧,既然爭不出個名堂,誰也説服不了誰,那就讓實踐來證明對錯。現在,從兩個城市幾個月的試點來看,房産稅試點顯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不過,那些支持房産稅的人不僅沒有在事實面前認輸,反而又有話説了:房産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是因為徵收範圍太小、稅率太低,所以應當向所有房屋徵收房産稅,並且課以重稅——是啊,只要稅率足夠高,總有一個稅率足以讓所有人住不起房,大家都不買房子,房價豈能不下降?這種自欺欺人的邏輯顧頭不顧尾:房價降了,房産稅升了,政府稅收是增長了,但人們即使買得起房子也住不起房子。
  重慶、上海的房産稅只針對大房子和多套房徵收,本意在於避免誤傷購房自住者,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無辜者被誤傷了。開徵房産稅,儘管只是試點,但仍增加了人們對於房屋持有成本上漲的預期,再加上各地樓市“限購令”直指多套住房,增加了人們對於出租房房源減少的預期,於是很多城市的房屋租賃價格出現大幅上漲,增加了租房者的負擔,而房租上漲將會倒逼一些原本租房人加入購房大軍,反過來助推房價上漲——什麼叫揚湯止沸?這就是。
  一個非常簡單而樸素的道理是,徵收房産稅意味着政府從房地産市場獲得一筆收入,這筆收入不會憑空産生,而只會以抬高房地産市場的成本為代價,這個成本最終會以房價上漲的方式轉嫁到購房者頭上,以房租上漲的方式轉嫁到租房者頭上。政府向煙草課以重稅,只會讓香煙更貴,而不可能促使香煙降價,同理,政府向房地産市場多收稅,怎麼可能降低房價?房産稅既能降低房價又能增加政府收入,世上哪有這等兩全其美的好事,這等好事為什麼不早用?
  現在,房産稅該不該向全國推廣,又成了一個公説婆説的問題。我的意見是,現在討論這個問題為時尚早,判斷兩個城市房産稅試點的成敗得失,也可能為時尚早,那麼我們不妨再等等看,看看房産稅到底能不能抑制房價。到一定時候,相關部門應在廣泛聽取民眾意見的基礎上,對房産稅試點的成敗得失作出全面、科學、公正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來決定房産稅的存廢。如果事實證明房産稅只能增加政府收入而不能抑制房價,那麼不僅不能向全國推廣,而且應當取消試點,勇於承認試點失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醞釀推行房産稅改革 2011-05-20
房産稅絕非遏制高房價的“速效藥” 2011-05-13
房産稅百日 全面開徵宜穩紮穩打 2011-05-13
如何看待房産稅試點效果 2011-05-11
上海重慶房産稅試點滿三月 成交下跌房價堅挺 2011-04-2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