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産稅收得越少越成功是什麼謬論?
2011-05-25   作者:葉檀(資深財經評論人士)  來源:東方早報
 
【字號

 
  葉 檀

  5月23日,在就房産稅問題接受記者專訪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按目前房産稅試點城市的方案來看,房産稅收得越少,説明房産稅試點越成功。這樣的認識是有害的,也是不符合金融規律的。
  政府開徵房産稅的目的必須厘清。開徵房産稅,是為了尋求替代“土地財政”的良方,而絕不僅是為了抑制高價房。
  “房産稅收得越少越成功”的邏輯顯然與此背道而馳。滬渝兩市都實行了針對高房價的差別化稅率,如在上海,本市居民新購的第二套商品房,按平均房價的兩倍為界,分別實行0.4%和0.6%兩檔稅率。在重慶購買獨棟商品住宅和高檔住房的,按前兩年平均房價的3倍、3至4倍和4倍以上,分別設定了0.5%、1%和1.2%三檔稅率,重慶居民購買普通住宅不徵稅。
  上海和重慶房産稅收得少,只能説明價格高的住房賣得少。這意味着高價房的需求低,那麼高價房的價格上漲的概率就小。而如果高價房的價格不漲,低價房的價格上漲空間就不大。據了解,重慶市今年應稅高檔房的成交價同比已經下降了10%。從本質上來説,滬渝兩地的房産稅是對某一區間以上的高價房的懲罰性稅種,既不是持有稅,更不是資本利得稅,與通常意義上所稱的物業稅意義完全不同。
  如此房産稅埋下了嚴重的後遺症。房地産多了一個抑制高價的稅種,卻沒有解決中國房地産的心腹之患。雖然還未到徵稅周期,目前判定房産稅數量為時過早,但兩市房産稅總體較少是不爭的事實。
  即便今年兩市房産稅收入高達1億元,對地方財政仍然是杯水車薪,兩市財政對土地的依賴程度不會因此下降。2010年,重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完成900.3億元,增長112.2%,上海則超過1500億元。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1年房地産藍皮書顯示,“十一五”期間,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累計超過7萬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中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佔比從2006年的38.9%,上升到2010年的65.9%,這還不包括附着在房地産上的眾多稅費。地方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房建設資金大量來源於此。
  但今年前4個月,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土地出讓金收入同比均減少超過三成,北京更是大幅減少55%,至今年下半年,一些地方政府將面臨無米下炊的窘境,變異的房産稅卻溫柔無力,被加上成功的桂冠端坐一旁。
  不從根本上治理房地産市場,房地産市場甚至中國經濟都將面臨巨大風險。
  第一個風險是地方財政赤字與銀行風險。目前一些地方政府絞盡腦汁增加投融資平台,向銀行融資。地方政府收入從何而來?向傷痕纍纍的實體企業嚴厲徵稅嗎?向個人頭上增加稅收嗎?銀行利率水漲船高,表面上漁翁得利,實際上卻暗含了越來越大的壞賬風險,或者在房地産泡沫崩潰後引發野村證券所説的資産負債表的衰退。
  第二個風險是民間高利貸的風險。根據筆者的市場調研,目前民間投資資金有70%投向了房地産信託或者房地産基金,以穩獲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但這背後是房地産公司背負高額融資成本。目前中小房地産開發商信託融資成本高達20%甚至25%,而大型房地産開發商融資成本則在15%左右。如此高的融資成本,加上成交量下挫,很可能引發資金鏈斷裂。據測算,從去年開始有5000億元以上資金流入房地産信託,一些人盲目相信地産不滅的神話,趁房産商資金鏈抽緊大發橫財,而一旦房地産急速下挫,將引發民間金融漩渦。
  房産稅是政府所掌握的最重要的房地産市場做空工具。如果説限購行政色彩過濃,無法持久,限貸無法應對社會上四處流動的現金,那麼,房産稅則是能夠改變投資關鍵預期的手段。如果房産稅接近資本利得稅,那麼當投資收益上升時,政府可以通過房産稅扼制投資收益空間;如果房産稅接近物業稅,那麼當持有者大批捂房浪費社會資源時,政府可以提高持有稅將存量房逼出市場。一種擁有收益決定權的稅收,必定是資本或者貨幣市場的武器,但目前房産稅的定向目標只是新購高檔房,好端端的武器就這樣被束之高閣。無怪乎還有物業擁有者,因為他們無需支付任何持有成本,只要是前幾年買的,就能夠做到以房養貸。在交易時也無需繳納更多的資本利得稅。
  我們必須從中國稅費結構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大局上認識房産稅,而不是向既得利益階層一味綏靖,使新稅種墮落成為無關痛癢的雜稅。與此同時,應當開闢通向實體經濟的融資渠道,使民間資金最大限度地參與中國經濟結構轉型變革,最大限度地分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北京最快下半年推行房産稅改革 要求領導申報財産 2011-05-20
北京醞釀推行房産稅改革 2011-05-20
房産稅絕非遏制高房價的“速效藥” 2011-05-13
渝房産稅運行三個月房價下降10% 2011-05-11
滬渝開徵房産稅後高端住房"遇冷" 2011-04-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