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千萬別走煤電老路
2011-05-24   作者:左曉蕾(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左曉蕾

  近期媒體頻頻報道,今夏用電形勢嚴峻,近兩個月在浙江、江蘇、安徽等省已出現拉閘限電現象。據華東電網公司預測,今年夏季高峰期間,華東全網電力缺口預計將達到1900萬千瓦左右。與此同時,風電設備和太陽能産能過剩的報道也頻現報端。筆者先不討論電荒背後的煤價因素和産業結構的困擾,僅從解決問題的角度提出問題。清潔能源的使用既可緩解當下的電荒,也符合節能環保的戰略發展方向,為什麼出現火電不夠,所謂更清潔的能源卻過剩這樣的令人困惑的現象?為什麼新興産業發展規劃還沒有下達,全面發展還沒有開始就産能過剩了?
  問號背後折射出我們的新能源發展或者更廣泛意義上的新興産業發展的方式問題。在沒有突破關鍵的技術障礙,沒有打開消費市場之前,新興産業就盲目地擴大生産,違反了産業發展規律。風能和太陽能領域特別典型。
  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某種意義上都是“看天吃飯”,發電能力可能非常不穩定,如果上網會帶來電網的不穩定。所以,智能電網的研究和開發必須先突破,解決了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上網儲存技術障礙,真正利用大自然提供的清潔能源才具備可行性。如果沒有解決上述基本技術問題,也就不可能有消費和使用市場的擴張,生産規模擴張的結果就只能是産能過剩了。這就是我們近期遭遇的一方面是嚴重的“電荒”,另一方面是嚴重的風電和太陽能産能過剩的尷尬。值得注意的是,清潔能源往往是消費清潔,生産過程卻是污染的。如果不打開消費市場就擴大生産,不但不會節能減排,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的。
  不論傳統産業還是新興産業,發展都有其自身規律,最基本發展過程應該是,研發——市場——規模生産。
  一個新産業的發展在定位明確後,新産品開發的第一步,是大規模投入産品的技術研究和開發。如果沒有多點觸控式技術和蘋果獨有的操作系統開發的巨大基礎技術支持,就不可能有iPod、 iPad、 iPhone等蘋果系列新産品一次次的成功推出。蘋果每個單項産品的研究都有較長的研發投入。具備了基本技術後,平板電腦的研究開發過程仍然超過兩年。
  筆者多年前教書的一個案例,記載了一種治療艾滋病的藥物ATZ的研發投入,歷時數年,耗資25億美元。
  美國去年7月通過一項20億美元的議案,用於發展清潔能源汽車,最近還有一項議案投資超過百億美元,分別致力於新動力和傳統機械動力的相互轉換,縮短充電時間等技術障礙,以及加強充電站的基礎設施建設。
  前幾天看到一張照片,德國新經濟部長勒斯勒爾在柏林試駕一輛電動車。當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布,為了使德國在未來電動汽車市場能居領導地位,政府未來幾年內將通過加倍投入研發資金,稅務優惠和使用電動汽車提供“特權”便利三管齊下的措施,助推德國的電動汽車發展計劃。
  可見,在發達國家,為遵循新興産業的發展規律,政府投資成為研發資金的大頭。上述所提關於艾滋病藥物25億鉅額研發資金,18億來自政府投資,政府公開招標另外7億資金,哪個機構願意配套這7億資金,就將擁有未來的藥物專利。我們不是完全可以借助這個思路,公平地推動新興産業的務實技術研發投入嗎?
  産業發展的第二步,是推動使用和市場消費。當技術障礙掃除後,新産品應該比較哪一種對使用者更友好。在新産品試用階段,一般成本比較高,老百姓可能買不起,所以試點階段需要政府採取補貼消費者的政策。新興産業的新産品被市場認可,需求增加,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後,企業擴大生産形成規模效應,價格便會隨着成本下降而下降,政府補貼遂完成歷史使命而功成身退。
  産業發展的第三步,才是擴大生産。只有在消費市場已經存在,加大生産層面的投入,擴大生産規模,實現邊際收入大於邊際成本的利潤最大化,産業才會真正進入成長階段。
  據報,近期太陽能光熱發電以及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將&&。相信其他新興産業的發展規劃也會陸續&&。非常期待新的規劃能夠引導新興産業的發展能遵循先研發,後市場,再生産的産業發展規律,也希望政府的産業發展資金大力度地投資研發和試點階段的消費補貼,避免重蹈風電和太陽能産業剛起步就過剩的尷尬,新能源産業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才能真正實現節能減排,由消費推動的新的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從這個意義上説,新興産業的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部分。
  如果新興産業的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對於大規模的民間資金和大量的投資者來説,投資新興産業就不再是對某個概念的投機行為,而是實實在在可以從新興産業發展中獲利的理性投資行為。
  新興産業,特別是清潔能源汽車行業,各國基本在同樣的起跑線上。如果我們少走彎路,就有可能躋身新能源汽車的世界領先行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西山煤電被責令改正 2011-03-04
煤電虧損企業前景堪憂 2011-02-28
南凍北旱加劇再演煤電困局 2011-01-31
西山煤電:有再次提價可能 2011-01-14
金山股份:煤電項目持續高成長 2011-01-0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