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形資産包括專利、品牌、信譽、信息、創意等。加強無形資産經營,充分發揮無形資産在企業經營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是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搶佔世界經濟發展和競爭制高點的現實需要。加強無形資産經營,需要轉變財富觀。 傳統財富觀認為,財富是通過種地、開工廠、搞製造、經商等創造出來的。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隨着商品過剩及同質化時代的到來,隨着品牌文化及精神消費的興起,這種傳統財富觀越來越不合時宜。首先,人們發現有形資産經營是“雞蛋式”的財富經營,而專利、品牌等無形資産經營則是“母雞式”的財富經營。一隻母雞要勝過一籃子雞蛋。在現代社會,更有價值的財富是無形資産而不是有形資産。2005年,世界銀行發表的2000年《國別財富報告》通過研究近120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構成情況發現,越是富庶的國家,有形資産所佔比率越低,無形資産所佔比率越高。其次,人們發現機器設備、土地等有形資産是企業生産經營的成本和手段,而專利、品牌等無形資産則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能帶來高附加值。機器設備等有形資産在生産經營中的損耗非常大,折舊速度越來越快;而專利、品牌等一旦形成生産力,在一定時間內不需要增加成本就可持續形成增加值。第三,人們發現一個國家、一個企業,當無形資産價值增值幅度超過有形資産價值增值幅度時,發展是不斷加快的,財富是快速增加的;反之,當有形資産價值增值幅度大大超過無形資産價值增值幅度時,發展是難以持續的,財富會趨於貶值,其原因在於缺乏無形資産經營能力,只能靠投入廉價勞動力和資源維持增長。 現代社會財富創造方式和經營理念的深刻變化,要求我們必須轉變財富觀和經濟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無形資産經營。首先,要從注重有形資産經營的“雞蛋式”的財富觀轉變為注重無形資産經營的“母雞式”的財富觀。應當認識到,專利、品牌等無形資産已成為財富的重要來源。不僅如此,在信息時代,注意力也能創造財富。網絡等媒體主要就是靠吸引注意力、投放更多廣告等來賺錢的。其次,要注重保護知識産權。清朝嘉慶年間,我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的30%左右,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但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中國呢?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長期忽視知識産權保護,沒有形成鼓勵發明創造的環境。工業革命之後,西方從商品經營生發出了品牌意識,時至當代又出現了品牌消費發展趨勢。而在我國,專利、品牌經營至今仍較落後,很多地方和企業還是片面注重有形投入,相對忽視專利、品牌等無形資産經營。第三,要善於經營無形資産,加快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要善於選擇那些技術含量高、具有高成長性的産品和項目投資,千萬不能再投入生産過剩、競爭激烈的傳統項目。要善於創造和經營專利、品牌、商譽等無形資産。高明的企業家做專利、品牌等而不是産品,因為專利、品牌、商譽等能為産品帶來高附加值,而沒有專利、品牌等的産品很難賣出好價錢。要善於經營文化和創意。單純的産品只是勞動力、原材料和機器設備等的價值轉移,愈經營增值愈有限;如果在産品中融入文化、創意等要素,則會帶來高附加值,愈發展增值愈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