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終究繞不過重驗這一關
2011-05-23   作者:李鐵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2011年4月30日,這是歐盟規定的植物藥生産企業準入資格注冊的最後期限,遺憾的是,中國的中藥企業最終沒有一家完成注冊。這也意味著,中國的中藥企業在進軍歐盟市場的道路上已全軍覆沒。
  2004年,為了加強對植物藥的安全使用和監管,歐盟出臺了《傳統植物藥注冊程式指令》,要求所有植物藥生産企業必須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冊,否則不允許在歐盟境內銷售和使用。
  但即便是這樣一個最低的要求,這樣一個簡化的注冊程式,中國企業也沒有一個能完成注冊,因為此前這些中藥産品在歐洲是作為保健食品來銷售的,它們並不是藥物。
  近年來,我們常能看到一些關于中藥“墻內開花墻外香”的説辭,説的是盡管中國人這些年越來越不待見中藥,但中藥在海外卻受到追捧。然而遺憾的是,這一説法並不符合事實。不僅歐盟如此,在美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中藥通過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認證上市。中藥是作為食品,作為“膳食補充劑”來銷售的。以我們的國家保密配方藥——雲南白藥酊為例,它在美國的銷售網站上就標明:“該産品不能用于診斷、治療或預防任何疾病”。
  或許有人會説,中醫和西醫是兩種不同的醫療體係,不能用西方的標準來衡量中藥,中醫藥只能根據個人的經驗進行辯證施治,不適合用臨床試驗的方式來驗證。這實際是一個似是而非的説法,經不起推敲。
  FDA對于草藥的要求,相對于現代藥物已經大大放松。根據2004年FDA發布的植物藥産業指南,中藥只需要證明兩點就可以申請新藥:第一是無毒,第二是必須證明有效。中藥要證明有效,不需要鑒定出活性成分,不需要搞清楚精確的藥理,只需要做有安慰劑對照的隨機、雙盲臨床試驗,證明確實有一定的療效即可。任何一個誠實的人都應該承認,這一標準並不是西方所獨有的,他是任何民族、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接受的基本規范。
  回顧一下人類藥物的發展歷史,被FDA和歐盟的藥物規范拒之門外的,不僅僅是中藥,同樣還有大量的傳統西藥。
  真正的分野發生在近代,現代醫學在19世紀興起,到20世紀中葉之後逐漸成熟後,許多傳統的西藥被醫學界大量拋棄。原因是因為這些藥物無法通過嚴格的檢驗,要麼無法通過毒性測試,要麼被證明無效。這裏面,不乏歷史悠久、長期被人認為有效的藥物。一直到上個世紀60年代,這一去偽存真工作還在繼續。
  同樣,悠久的歷史和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不能證明任何一種中藥的無毒,也不能證明它的有效。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龍膽瀉肝丸會導致腎衰竭、被上億人服用的維C銀翹片安全性存在問題,這些發現都在提醒我們,傳統不應該成為重驗中藥的擋箭牌。是騾子是馬,遲早得被遛,中藥終究也繞不過重驗這一關。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藥面臨歐盟注冊“瓶頸” 2011-05-03
中藥在歐盟遭遇“身份”危機 2011-05-02
中藥無一例通過歐盟注冊將不得作為藥品銷售 2011-04-30
中藥産業調研(三):中藥大資源為何做不出大産業 2011-04-29
野生中藥材資源嚴重透支 人工種養亟待扶持 2011-04-29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魯政委:資本項下全開放時機未到[思想]厲以寧:怎樣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繫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連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