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不能只挪移不建設
2011-05-13   作者:高路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有媒體最新曝出,河南、江蘇等地部分地方政府將之前在建的教師宿舍、企業員工宿舍等統統納入保障房房源,以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設任務。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中央要求今年全國要建設1000萬套保障房,如今時間已近半,很多地方的保障房還在天上飄着,不想出點非常舉措恐怕是難以交差了。於是,河南、江蘇等地部分地方政府將之前在建的教師宿舍、企業員工宿舍等統統納入保障房房源。而河北石家莊想出的辦法就是,沒收違建房變成保障房。
  宿舍是企業提供給員工臨時居住的,收不收租收多少租全憑企業良心,説到底跟出租房沒什麼區別。它不執行國家保障房政策,不受國家主管部門管理,這樣的房子如果也算保障房,那能保障什麼呢?一旦這個人離開了單位,單位勢必收回租住權。保障房是為了讓人有個長期棲身之所,不是賓館酒店的客房。
  地方政府總是有辦法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中央説必須穩定房價,於是一些地方就把房價統計口徑擴大,將偏遠地區的房價也納入到計算指標中,立竿見影,房價應聲下跌。
  有人把保障房建設遲緩的原因歸結為地方財力不足,社會資金不願進場,這種觀點很荒謬,保障房是公益屬性,憑什麼讓社會資本來建?
  保障房建設考驗的是地方財政花錢的決心,而不是企業家的道德血液。一談民生問題,總是缺錢,擺困難;一説形象工程、官賞工程,立馬腎上腺素激增,“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不惜貸款揹債也要上。為民辦事的時候就沒錢了,為自己辦事就有錢了,一些地方,面向公眾的保障房建設遲遲未見動靜,專供公務員的保障房卻是大手筆,如火如荼。福建龍岩公務員“團購”保障房,山東日照為公務員建經濟適用房小區,怎麼就不缺錢了。
  所以,錢並不是真的缺,而是被缺了。去年一年的土地出讓收入有近3萬億元,哪怕以10%的最低限度計算也有3000億元,而且保障房也不是免費分房,如果是經濟適用房,它是以成本價銷售的,至少可以回籠一部分資金;公租房,雖然前期投入比較大,但也不是沒有租金收入的。如果再加上社會配套資金,財政所能承受的壓力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中央力推保障房建設是為了補足住房市場政府缺位的短腿,讓市場和政府兩條腿走路,這是解決高房價苦痛,緩解民生壓力的根本辦法。眼裏沒有民生的人自然是看不到這些的。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老百姓的民生艱難,而是他們頭上的烏紗帽,或者説,保障房只是保障他們政績的房子,只要指標能完成,玩弄一下概念,弄虛作假蒙混過關,都不成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早該對“保障房注水”進行防範 2011-05-13
保障房房源為何淪為“七十二變” 2011-05-13
杭州土地出讓要求配建保障房 2011-05-13
別讓分配不公毀了保障房制度 2011-05-13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