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養老保障更公平
2011-05-12   作者:北岸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穿着藍格的圍裙,戴着雪白的帽子,紡織女工像快樂的燕子一樣在織布機前來回穿梭;下班後呼嘯而來的青年工人,把自行車鈴摁得震天響……”大凡40歲上下的人,對這樣的場景都不陌生。這是上世紀80年代初期,工人題材的電影裏常見的鏡頭。當工人,也是那個時代許多人的理想。
  時光荏苒,電影中的主人公轉眼陸續到了退休年齡。當年的歡聲笑語變成了落寞的背影。作為“80年代的新一輩”,他們經歷了企業改制、下崗等一系列社會變革,而微薄的養老金,更給他們的退休生活增添了煩惱。
  退休了,本該安享晚年。但是,真正退休之後,很多人會發現,因為工作單位不同,拿到手的退休金卻有很大差別:與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相比,企業職工尤其是普通職工退休後拿到的退休金少很多,甚至不及前者的一半。
  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邁進的過程中,我國退休制度逐漸形成了以公務員(包括大部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企業職工為分野的“雙軌制”。前者的養老金由財政支付,後者的養老金由職工個人和企業承擔。這種分野,是導致不同人群之間養老金産生差距的重要原因。
  “雙軌制”加劇財富分配的不公。同等學歷、同等技能甚至同等貢獻的人,僅僅是因為工作單位性質的不同,退休後就不能得到同等待遇。這種因身份、體制等標籤造成的事實上的不平等,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公平的一大問題。
  “雙軌制”是制約人才合理流動的“絆腳石”。由於退休待遇差距很大,影響了社會就業平衡和人才合理流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成為萬人爭寵的“香餑餑”,一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總是乏人問津。一些人明知不適合、不能發揮特長,也寧願賴在國家機關,不願意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
  當然,在看到“少”的一面的同時,也要看到“多”的一面。企業作為與國家機關完全不同的主體,採取完全不同的薪酬制度。當下,一些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其在職職工的收入水平是公務員的幾倍甚至十幾倍,企業高管更是收入不菲,退休職工的養老福利水平也不算低。這種因資源獨享、改革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現象,同樣值得高度關注。
  改革養老保障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跟收入分配改革結合起來,統籌考慮,穩步推進。隨着中國老齡化社會的臨近,讓每一位老人安享晚年,不僅事關老年人的利益,也與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盡快使養老制度更公平、更合理、更人性化,是當下應儘早解決的問題。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保利上海長沙試水養老地産直稱難 2011-05-05
丁克家族理財需遠慮養老問題 2011-05-04
以房養老模式多 2011-04-28
福州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2011-03-25
“放不動牧了,我們就在這裡安心養老” 2011-03-1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