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樓市僵局仍需組合拳
2011-05-11   作者:萬晶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樓市調控已超過一年,政策不斷加碼,房價拐點卻遲遲未現,樓市陷入僵持。近期溫家寶總理再度表態,使房價回歸到合理水平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分析目前房地産市場狀況不難發現,供不應求、資金相對充裕依然是房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而徹底扭轉市場上行預期,打破樓市僵局,還需要信貸緊縮、土地供應和保障房建設等多管齊下。
  房價走勢與開發商資金狀況密切相關,目前開發商資金狀況遠遠未惡化到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水平。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136家上市房企發布的一季報顯示,期末持有貨幣資金合計2235億元,而同期短期借款為84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852億元,貨幣資金遠遠超過後兩者之和,短期償債壓力並不大。與此同時,儘管上市房企資産負債率普遍超過60%,但預收賬款高達3673億元,實際凈負債率並不高。
  儘管今年以來國內信貸和融資趨緊,但房企通過境外融資獲得了大量資金,主要通過發行美元或人民幣債券、優先票據及短期融資券等。世聯地産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以來20余家開發商海外融資的規模超過620億元人民幣。境外發行高息債券雖然年利普遍在10%以上,但在境內信貸和融資渠道收窄的背景下,為開發商提供了足夠的“過冬”儲備。
  與此同時,大中城市房地産市場供不應求局面仍未得到緩解。在嚴厲調控政策之下,不少開發商採取延遲開盤、繼續觀望的態度,各地新盤上市量持續萎縮。以深圳為例,截至5月9日,可售房源為20522套,按照每天成交100套為例,僅夠消化7個月。即使在五一房展會上,也罕有本地項目進行優惠促銷。
  為打破房地産市場這種僵持局面,業內專家預測,近期或將&&新一輪調控政策,多管齊下扭轉房地産市場上行預期。
  收緊信貸有望成為最重要的政策。不僅是商業銀行繼續收緊開發貸款,房地産信託也將成為嚴厲管束的對象。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投向房地産領域的新增信託項目金額高達710.9億元,同比增長了12.5%。新調控政策有望收緊開發商信託融資渠道,增強信貸緊縮的效應,避免熱錢通過信託融資途徑進入房地産行業。
  限購政策有望擴大至更多城市,以防止投資資金涌向三四線城市,形成新的泡沫。今年初36個城市宣布實施限購措施,其中包括4個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及27個省會城市。但隨之而來的是,開發商轉而拓展非限購城市市場,新的投資衝動與泡沫向三、四線城市蔓延,大大抵消了調控效果。
  土地政策亦有可能做出一些調整,從根源上避免地價推高房價。一方面是繼續加大保障房用地供應,確保保障房建設用地規模;另一方面對商品房用地招拍挂制度加以完善,改變過去單一的價高者得的方式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控制地價,扭轉地價快速上漲的局面。有消息稱,“限房價、競地價”的模式有望在更多城市推行。
  此外,保障性住房建設將提速,改變目前房源供不應求,開發商推盤不積極的現狀,促進總體房價回歸合理水平。溫總理在視察北京保障性住房建設工地時指出,保障性住房建設要講規模,講質量,講配套。所謂規模,就是説保障性住房要在住宅建設中佔一定比例,全國的目標是20%,北京提出要超過20%甚至達到30%。一旦保障性住房的大量上市,將有助於改變房源供應結構,改變居民單一依賴商品房的局面。
  樓市僵局將要邁向何方,房價拐點何時才能出現,已成為目前業內關注的焦點。有專家指出,房價拐點的信號尚未出現,房價真正向下拐根本上還是要依靠流動性的緊縮,隨着貨幣政策繼續收緊,未來有望迎來流動性的“拐點”,樓市僵局才能徹底打破。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量跌價滯”加劇樓市焦灼 2011-05-10
上周逾七成樓市量跌價穩 2011-05-10
樓市“量跌價不跌”或引調控升級 2011-05-10
亦莊再成京城樓市新焦點 2011-05-06
膠着樓市"坐等"更嚴厲調控措施 2011-05-06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