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過期門”傷害免稅試驗田
2011-05-10   作者:張遇哲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報道,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不到一個月,爆出免稅商品出現過期産品。上海市一游客在海南購買了一套化粧品,卻發現商品外包裝上的中文標示與內包裝的原廠標示不符,原廠標示顯示已過期。三亞免稅店回應,初查可能是部分新員工誤貼標籤。
  銷售過期産品違背商業道德,卻屢禁不止。三亞免稅店出現過期産品更令人愕然。首先,免稅店屬於國有專營,産品質量、經營聲譽與政府形象密切相關;其次,離島免稅政策尚處於嬰兒期,亟待培育信譽度和美譽度,怎能公然銷售過期産品,自砸招牌?
  緣何出現過期産品,三亞免稅店負責人的解釋是“誤貼標籤”。但網絡輿論顯然對“失誤説”並不買賬。相關質疑並非無中生有,一個繞不開的疑點就是這些過期化粧品産地不同,出廠日期不同,外包裝的保質期卻一模一樣。對此,有關方面需要給出更有説服力的交代。此外,儘管免稅店&&,對於過期商品負責賠償或是換貨退貨,但産品好退,影響難消。除了彌補此事給消費者帶來的損失外,更應一查到底,找出癥結所在,追究當事人責任,填補制度漏洞。
  “海南離島免稅”的意義,不僅在於制定優惠政策以支持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更在於通過降低關稅,有效刺激內需消費,最終實現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因此,三亞免稅店承載着免稅政策“試驗田”的重要使命,探索關稅杠桿的平衡技巧、經濟成果的分配藝術,為今後消費政策的制定實施提供參考。同時,國有專營的特殊屬性,也使得人們更多了一分期待,希冀其能夠成為誠信經營的標杆。
  從三亞免稅店的半個多月運營來看,免稅政策已經過河,配套管理還在摸石頭。“過期門”即使只是一次偶然事件,免稅政策卻是無論如何也“傷不起”。
  根據環球退稅公司最近公布的報告,2010年中國游客在法國購買免稅商品總額達6.5億歐元(約合61.3億元人民幣),蟬聯法國購物王的稱號。國民的巨大消費力緣何“墻內開花墻外香”?利用好免稅政策,盤活國內消費品市場,任重道遠,眼下不妨就從嚴查“過期門”事件、做好誠信經營做起。
  (摘編自《新民晚報》5月9日)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中免:三亞免稅店賣過期化粧品係監管不力 2011-05-10
離島免稅 店內購化粧品最實惠 2011-04-22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實施 2011-04-20
海南離島免稅今日正式實施 2011-04-20
海南離島免稅政策5月1日起實施 2011-03-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