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貴階層攫取中産階層財富
2011-05-06   作者:王衝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誰“偷”走了中國的中産階層?發此一問的,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5月2日,鄭永年先生在《聯合早報》撰文指出,中國還沒有産生一個“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形社會,即中産階層社會。由於中産階層過小,社會穩定缺少基礎,道德和信仰缺失,社會往往被“極左”或者“極右”主導。
  鄭先生認為,央企的擴張造成了“國富民窮”的局面,控制龐大資源的國有部門(包括銀行)並沒有動力去執行有利於中小企業的政策。只要這樣的經濟結構不改變,一次分配就不可能實現基本的正義和公平。
  不利於中産階層成長的另外一個結構性因素,是特權階層的存在。他們在社會保障、醫療、教育和住房等方方面面, 都享受着特殊的待遇。出於對特權的維護,他們不會有任何動力推動社會改革。
  特權階層之外,還有一個屬於少數人的富貴階層,其所擁有的財富量,不容小覷。日前發布的全球奢侈品市場報告顯示,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2010年,中國內地的奢侈品銷售增長了30%——這或可看作富人消費能力的一個見證。
  權勢和財富的結盟意味着腐敗。5月2日的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高爾夫球場的激增指向中國的腐敗”一文。文章援引北京林業大學高爾夫教育與研究中心提供的數字:中國高爾夫球場的數量已經從2004年的170個增加兩倍,發展到目前的近600個。
  除了玩高爾夫,富人們開始經營農場。5月3日的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説,在渴望進行新一輪投資的中國富人中,購房熱冷卻下來,經營農場開始熱起來。
  上個月,中國互聯網巨頭丁磊宣布他的公司將建佔地1200畝的養豬場,京東網上商城的老闆劉強東也在老家租了5000畝的土地種植水稻。
  儘管《金融時報》的文章分析説,有機食品行業一定會興旺起來,因為中國日益壯大的中産階層對優質糧食和肉類的需求在增加。實際上,真正有實力投資農場保證自身食品安全的是富裕階層,中産們除了抱怨幾句,在超市購物小心點兒之外,別無他策。而對於特權階層,有着特供的食品,自然也不怕“瘦肉精”的侵襲。
  權貴階層“偷”走了本該屬於中産階層的財富,也擠壓着他們的生存空間。不光是中産階層,農民們的日子也遭遇威脅。美國之音電台網站5月2日報道説,非法徵用正威脅中國農民的土地權益。
  美國農村發展研究所發現,非法用地現象越來越普遍。這個研究所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去年對中國17個省1564戶農戶進行了調查,發現37%的農村近年出現過農田非法徵用的問題,60%的農民沒有得到合理的補償。
  該所創始人羅伊普羅斯特曼説:“你問農民,村幹部們拿到的補償金哪去了?他們通常會説‘吃掉了’,每天晚上大宴小酌,都揮霍了。一個村莊很貧困,但村幹部們可以在豪華的二層磚樓裏上班,裏面有空調和取暖設備,外面停着幾輛德國大眾轎車。從技術角度説,他們是沒有私吞,但確實屬於挪用。”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許小年:中國正在走向權貴市場經濟? 2010-08-31
“大眾西湖”咋成了權貴後花園 2010-06-11
[關注]“權貴化”西湖何日回歸公眾 2010-06-11
國民收入倍增計劃要向權貴開戰 2010-06-08
“國進民退”:警惕權貴國有化 2009-11-1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