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梅倫為何“否決”布朗出任IMF總裁
2011-05-06   作者:王振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振華看英倫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經濟和金融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全球經濟和金融事務方面發揮着獨特的重要作用。如果哪個國家的人被推舉出任基金組織總裁這一最高職位,往往也是該國的榮耀。但上個月有人提出想讓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出任下任總裁,現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卻&&反對,讓外界普遍感到意外。
  據報道,現任IMF總裁、法國人斯特勞斯-卡恩可能參加明年法國總統競選。為此,他必須像其前任、2004年出任德國總統的霍斯特科勒一樣,首先辭去IMF總裁職務,然後才能參加選舉。一旦如此,誰來擔任下任總裁引起了的各國關注。一些人認為,去年5月大選中敗北的英國前首相布朗是出任下屆總裁的合適人選之一。
  但卡梅倫得知這一“傳聞”後馬上反對。他在4月19日接受BBC採訪時不點名地説,布朗並非擔任這一職務的最合適的人選。《金融時報》就此&&,卡梅倫的這一表態實際上徹底“毀掉”了布朗出任這一職務的機會。
  布朗1951年出生,擁有愛丁堡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97年至2007年擔任英國財政大臣,2007年至2010年擔任英國工黨領袖和首相。在上次全球性金融和經濟危機期間,他與世界主要國家共同努力協調政策,採取了不少經濟刺激措施,防止了世界經濟跌入更嚴重的衰退。從布朗的經歷和政績看,如果由他出任基金組織總裁一職應該是很合適的。
  卡梅倫“不讓”布朗出任基金組織總裁的最主要理由是:布朗擔任英國首相期間英國的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一再創下歷史新高。因此,卡梅倫認為,“由不承認英國存在嚴重政府債務的人”擔任基金組織總裁一職是不合適的。由此來看,他和布朗的政策分歧的焦點是財政赤字問題。
  英國財政赤字確實是一個大問題。2010年英國政府的財政赤字總額為1489億英鎊,創歷史新高,約為國內生産總值的10.2%。到去年年底,英國政府的全部債務總額為11058億英鎊,約佔國內生産總值的76.1%,也創歷史新高。這成為以卡梅倫為首的保守黨攻擊工黨的主要目標。但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布朗當政時財政赤字急劇增加不能單看數字,而應從英國總體經濟形勢乃至世界總體經濟形勢方面來加以分析。前幾年,世界經歷了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深重的經濟危機,主要西方大國均遭遇嚴重打擊。在世界經濟低迷不振之際,主要大國經過磋商採取協調行動,推出了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最終避免了經濟陷入更危險的深度衰退,這對推動經濟儘早復蘇功不可沒。而財政赤字由此上升與擺脫經濟衰退相比,應該算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同時,與美國和日本等國相比,英國的財政赤字和政府債務與生産總值的比例要小得多。
  在如何解決財政赤字和國家鉅額債務方面,以卡梅倫為首的保守黨和工黨存在明顯差別。布朗認為在英國經濟復蘇尚處於“初級階段”的時候不應該過早實施“退出戰略”,而應逐步減少刺激力度以保證復蘇順利進行。而卡梅倫上&後立即砍減政府開支大幅度削減政府赤字,本年度削減的開支就高達800億英鎊以上。
  如果説英國工黨和保守黨之間的相互攻擊都不可避免地帶有黨派色彩的話,“局外人”的態度或許更具説服力。在卡梅倫“否決”布朗出任IMF總裁的機會3天后(4月22日),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就宣布由布朗擔任該論壇“顧問委員會”主席,同時讚揚布朗在世界經濟事務方面擁有“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卡梅倫為何“否決”布朗出任IMF總裁 2011-05-06
卡梅倫説英國不會加入歐元救助新機制 2011-01-14
英國首相卡梅倫抵達北京 2010-11-09
卡梅倫訪印 坦陳“貿易使命” 2010-07-30
奧巴馬20日會見到訪的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 2010-07-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