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煙不過是擺個姿態
2011-05-05   作者:楊於澤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常言道:態度決定一切。中國從5月1日起在公共場所禁煙,這裡面也存在一個態度問題,不能説它決定禁煙的成敗,態度卻可以決定我們禁煙是真是假。
  《人民日報》昨天報道説,全國各地控煙舉措相繼&&,普遍面臨難執行困境。中國禁煙引起世界各國關注,英國有兩家媒體都説,中國禁煙令沒有懲罰措施,所以禁令註定不會被執行。新加坡媒體甚至乾脆斷言,“禁止吸煙”只是煙幕,即禁煙只是一個姿態。
  為什麼要擺出這麼一個姿態?有人會提出,我國於2003年11月簽署《世界衞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2006年1月正式生效,這意味着中國要控制吸煙了。去年中國向世界衞生組織提交履約報告,趁此機會,國內一些機構和控煙人士對中國控煙進展進行了檢討,據説吸煙人口不降反增。現在禁煙,應是國際與國內道義使然,有姿態比沒姿態要好。
  更為推心置腹的理由,應該是中國禁煙的“國情論”及成本論。“國情論”的基本意思是,全國目前有3.56億煙民,煙草行業僱員超過百萬,産生約1000萬個就業機會;煙草行業上繳的利稅,佔每年國家財政收人的7%~10%。打擊這樣一個行業,是難以想象的。況且,3.56億煙民吸煙,這是他們長期養成的習慣,要一朝禁絕,必須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精力。
  可以説,巨大的産業利益與巨大的禁煙成本,決定了我們當前的禁煙令只是一種姿態。我所在的城市,1995年前就以市長令形式宣布公共場所禁煙,併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宣傳、執法活動。但進入21世紀,當地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煙廠經過兼併重組,發展成煙草業巨頭,年利稅兩三百億元。現在國家禁煙了,而此地既沒有官方禁煙執法,也沒有民間“控煙勸導”,仿佛沒有禁煙這回事。
  煙草行業給政府上繳了鉅額利稅,但賬不能光算賺到手的。1999年10月29日,世界衞生組織記錄死於煙草類相關疾病的“死亡時鐘”開始計時,迄今全球死亡已經計數到近5000萬人,也就是説,每年平均有500萬人死於吸煙。據去年國內發布的權威報告,中國每年死於吸煙者達120萬人,這當然是損失。還有大量煙民活着,但忍受着病痛折磨。
  奇怪的是,中國有大量煙民認同這一點,甚至會舉出很多吸煙卻長壽的例子以説明吸煙的好處。有的煙民會問不吸煙的人:不吸煙,不喝酒,那麼你活着究竟還有什麼意思?他們相信,把吸煙與生病&&起來是一種混賬邏輯。這種思維與官方從煙草行業抽取鉅額利稅時的喜悅心情遙相響應,相互表裏。
  不過,中國人言必稱“科學”,而發達國家已經用科學方法證明,吸煙確實有害健康,還讓政府支付了巨大的醫療開支。美國州政府已聯合起來告倒了主要的煙草商,法院判決,煙草商必須向他們支付數以千億美元的賠償。這意味着,如果中國政府更多地承擔民眾的醫療開支的話,政府將因發達的煙草業而蒙受巨大損失,並且得不償失。
  如果禁煙態度不端正,政府將自食其果。煙草業給了政府巨大利稅,但眾多煙民將讓政府背上巨大的醫療負擔。美國的“科學結論”應該是可靠的,中國禁煙的態度不得不端正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公共場所禁煙人人有責 2011-05-03
中國禁煙應巧用社會壓力 2011-01-14
禁煙從問責公共場所管理人開始 2011-01-10
我國禁煙承諾基本宣告失敗 2011-01-04
在影視中“禁煙”實為舍本逐末 2010-08-24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