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貧困線標準不能畫地為牢
2011-05-05   作者:吳學安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學習時報”報道,據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執行副會長林嘉騋前不久透露,2011年貧困標準有望上調到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比現行1196元的貧困標準提高了25%,受此影響,中國的貧困人口總數將大增……
  1985年,中國將人均年純收入200元確定為貧困線,2009年這一標準為1196元,24年來增長約五倍;而在此期間,中國GDP由7780億元增至33萬億元,增長42倍。相比國際上平均每人每天1.25美元的新貧困標準,中國目前的貧困標準無疑只能用“奇低”來形容。標準太低,會讓一部分貧困人口被“脫貧”,而數字上的“脫貧”容易讓決策者産生錯誤判斷。
  今年雖然貧困線標準有望上調到年人均純收入1500元比2009年1196元的貧困標準提高了25%,但相比不斷上漲的物價,1500元的貧困線標準還是顯得低了點。按照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確定的標準“日均消費低於一美元屬於絕對貧困”計算,中國貧困人口為1.5億,遠遠高於我國貧困線劃定的4300多萬人口。儘管考慮實際購買力差別,我們未必要完全照搬聯合國的貧困標準,但以現有的人民幣購買力看,1500元貧困線標準恐怕只能維持基本溫飽。貧困並不能以吃飽穿暖為標準,如果連接受教育、就醫看病等等也得不到保障,也仍然屬於貧困人口。需知,貧困從來不是一個數值,從某種意義上講,貧困是一種權利的不完善。因此,解決貧困問題並不單單是提高貧困線就萬事大吉。
  提倡以人為本,讓百姓活着更有尊嚴理應成為政府的基本執政理念,國家提高扶貧標準,不僅是國家經濟實力提高的體現,也是國內貧困線與國際貧困線接軌的需要,更是打好扶貧攻堅戰的基礎保障。只有採用高標準,才會加大扶貧力度,惠及更多貧苦百姓,才會進一步縮小城鄉差別、貧富差別。就現階段來看,我們至少需要一個不以政府扶貧意願為轉移的客觀標準,或者與平均工資挂鉤,或者與GDP挂鉤,總之是以貧困線來強力約束政府的扶貧責任。通過整體加大扶貧力度,讓貧困人口更多享受到發展成果,縮小貧富差距。當然,加大醫療、教育投入,擴大醫保和免費教育覆蓋面,降低醫療費和學費,減少因病因學致貧,同時輔以各種扶貧政策,盡力幫助貧困家庭脫貧更是政府的本應之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提高貧困線中國寧願丟面子 2011-04-18
貧困線標準該提高了 2011-03-12
大幅提高“貧困線”合情合理 2011-03-04
英國近1/3退休者進貧困線 2009-07-28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