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田需要經濟學
2011-05-04   作者:楊羽  來源:浙江日報
 
【字號
  産量過剩無疑是此次菜價暴跌的主因,如何以經濟手段來保證農民的收入,大洋彼岸美國的做法無疑值得我們借鑒。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一個美國農民種植五六千甚至上萬畝土地的情況比比皆是,利用最先進的GPS、無須人工駕駛的播種機,美國農民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然而要真正稱為“千萬富翁”,美國農民的最大“利器”還是金融工具。
  美國農民種地的大部分資金是從銀行貸的,幾乎所有農場主都會和兩類銀行合作,一類是小型的私有商業銀行,另一種是叫做農業信貸體系的合作銀行。日常的營業貸款一般會向小型私有商業銀行借,購買機器、建倉庫和土地所需的一次性投入,則會向農業信貸體系借長期貸款。同時,農民們每天還會關注期貨市場的走勢,並在價格較高時通過期貨市場提前賣出尚未收穫的産品,鎖定價格。美國農民還會通過行業協會了解最新的信息,盡量降低生産成本和提高銷售價格。
  從此次“卷心菜”事情的本質上來看,在經濟學上叫做“蛛網理論”。簡單來説,如果某一年收成不好,價格暴漲,那麼第二年就會有很多農民專門種植或養殖這種産品,這樣第二年供給太多,農民就會虧錢。第三年,由於農民拋棄了這種産品,所以這種農産品又會漲價。以此類推,農産品永遠都在這種漲價與降價的循環中擺動,就像一隻蛛網。
  長期以來,我國農産品市場一直在“蛛網理論”既定的框架中前行。受到信息不對稱等現實瓶頸的束縛,農民經常因難以調控來年市場脈搏而陷入困惑。尤其在去年國內經濟受農産品漲價帶動而步入通脹軌道之時,如何在抑制通脹與保障農民利益之間尋求平衡,成為擺在政府主管部門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
  要解決經濟學上的問題,就要用經濟上的辦法,通過建立一定的交易手段,為農民提前鎖定風險和收益,無疑能夠讓農民不再盲目。除了通過期貨市場之外,農業保險公司也應為農戶提供適當的險種,如蔬菜價格險、巨災險等。雖然這並不能一下子讓中國的農民成為“千萬富翁”,但至少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菜賤傷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菜賤傷農徹底真相:政府行為嚴重干擾市場信息 2011-05-03
以全面補貼解決“菜賤傷農” 2011-04-29
"菜賤傷農"折射農業深層次矛盾 2011-04-28
糧價過低引發“菜賤傷農” 2011-04-27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