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報何以成“公開謊言”
2011-05-03   作者:皮海洲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皮海洲

  最近一個時期相繼發生的中國寶安“石墨礦”事件、寧波聯合“銻礦”事件以及雙匯發展“瘦肉精”事件,將券商研報推向了風口浪尖,券商也因此陷入誠信危機。在上述諸事件中,一個共同的特點是券商研報嚴重背離事實,成為股市裏的“公開謊言”。究其原因,皆為利益使然。
  就利益關係而言,不論是券商還是券商旗下的分析師,都必須維護投資基金的利益,看基金經理的臉色行事。畢竟在目前的股市裏,投資基金是券商最大的客戶,而投資基金每年都為券商貢獻了鉅額的佣金收入。而且,就證券分析師來説,他們的排名都是由基金經理來打分的,每年排名靠前的分析師,其在行業內的待遇都會有一個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投資基金或基金經理就是券商與分析師們的“上帝”,券商發布的研究報告必須符合投資基金的利益。
  正是基於這種利益關係,這就不難理解雙匯發展“瘦肉精”事件發生後,為什麼券商還要大力唱多雙匯發展了。“瘦肉精”事件對於雙匯發展來説是毀滅性的,雖説雙匯今後的産品也許是安全的,但由於它已在全國人民面前失去了信用,老百姓選擇拋棄這個品牌沒有什麼不可以。可以説,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雙匯發展所面臨的形勢都是嚴峻的,這一點券商不可能不清楚。但券商之所以在研報裏繼續唱多雙匯,是因為“瘦肉精”事件將169隻投資基金困在了雙匯發展裏面,重倉持有雙匯發展的興業全球基金甚至公開&&“看好雙匯的未來”。在這種情況下,券商敢與投資基金唱對&戲嗎?顯然不能。像3月16日給出雙匯發展“推薦”評級的興業證券,本身就是興業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大股東,2010年分得興業基金1783萬元的佣金。
  正是基於券商與投資基金之間這種赤裸裸的利益關係,決定了券商研報不可能是完全客觀公正的。真正的券商研報也許只限於利益集團的圈子裏,而流傳出來讓投資者看到的多半是“公開的謊言”。正因如此,對於券商研報可能帶來的投資風險,投資者不可不防。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財智E周刊:忽悠與黑幕頻現 券商現信任危機 2011-04-30
券商一季報分化 山西證券刷新最差業績 2011-04-28
券商獨立性受責難 切斷新股發行利益鏈條 2011-04-21
籌建信用體系 券商承銷記錄倒追7年 2011-04-21
券商屢發烏龍報告律師提處罰申請 2011-04-20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機”評估與我國供給型財政政策[思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4個問題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