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只買洋貨不只關乎崇洋媚外
2011-04-28   作者:葉祝頤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北京晨報》報道,近日山東青島華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徐鼎向記者投訴,“濟南市政府採購違法設置門檻,採購只要外國貨。”徐鼎投訴的是山東省濟南市第二生活垃圾處理廠的防滲膜採購項目。
  《採購法》明確規定:除了“需要採購的貨物、工程或者服務在中國境內無法獲取或者無法以合理的商業條件獲取的、為在中國境外使用而進行採購的、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等三種情形外,政府採購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政府生活垃圾處理廠的防滲膜採購項目,本應該倡導節約精神,綜合考慮售價、服務、技術、性價比等因素,量體裁衣選擇供貨方,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無論從經濟角度還是從法律角度看,政府採購都沒有理由設定進口門檻。
  據原告方青島華中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徐鼎介紹,垃圾填埋場使用的防滲膜質量要求非常高,十年前我國防滲膜都是進口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國內還沒有能力生産,有關部門花大價錢把這項技術引了進來,生産的防滲膜早就達到了國際標準。政府採購不比較國貨與洋貨的性價比就盲目拒絕國貨,不僅不符合行業規範,違反《採購法》,也不利於國産品牌發展,還會落下崇洋媚外的口實。
  在筆者看來,政府採購違法設定進口門檻,與其説是擔心國貨質量不過關,迷信洋貨,還不如説是利益誘導的結果。從保證政府採購公平合理性的角度考慮,理順政府採購運行機制,強化對政府採購的監督、指導和考核,尤顯重要。政府採購隨意設定進口門檻,一方面説明相關監督機制缺失導致政府採購一權獨大;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一個“小秘密”:採購存在較大利益玄機,採購方打着國貨不過關的旗號,暗中劃定採購小圈子,量身定做中標方。
  解決政府採購崇洋媚外、小圈子化問題,奢望採購者高度自律、指望法院一次判決打破採購潛規則,不現實。問題的關鍵在,監管部門不能缺位,要下決心砸破採購暗箱,督促政府採購者把招標採購流程放到陽光下,接受投標方與納稅人監督。財政部門更應嚴格把關,認真核算政府採購商品的質量性價比。對違反招投標程序,亂設採購門檻的責任人啟動問責程序。避免“買貴不買對”、崇洋媚外等潛規則掏空政府採購的靈魂。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我國應建立政府採購自主品牌汽車長效機制 2011-04-22
全國林業系統加大政府採購監察力度 2011-04-21
上海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可減免投標保證金 2011-04-21
專家建議採用政府採購形式推動“三網融合” 2011-04-21
説説變"味"的政府採購(五):供應商准入障礙重重 2011-04-21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王迎暉:食品監管該跳出“周期律”[思想]張健:股民不能總叼着“奶嘴”
[讀書]《五常學經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於我們 | 版面設置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